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發出來。透過這些技術,人們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共享和傳遞檔案。1989年,第一套網際網路搜尋引擎被開發出來。在網際網路上進行有目的的資訊搜尋終於成為可能。至此,現代網際網路的框架基本成型。原本應用於軍事的網際網路也完成了向民用網路的轉化。
中國雖然在計算機技術方面較其他國家落後,但是其網際網路的發展速度卻完全跟上了時代步伐。1987年9月20日,一封名為《穿越長城,走向世界》的電子郵件出現在前西德卡爾斯魯厄大學的郵箱裡。這是中國人在網際網路上的第一次衝浪。這封電子郵件的作者是錢天白。隨後,錢天白在美國的國際網際網路中心正式註冊了中國的頂級域名CN。他也成為頂級域名CN的行政管理者,這標誌著中國正式成為國際網際網路家族中的正式成員。錢天白先生也被人們尊稱為“中國網際網路之父”。
此後,中國在網際網路領域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雖然這期間很多國內的公司都有模仿國外網際網路廠商的傾向,比如騰訊QQ模仿美國的ICQ,百度模仿GOOGLE,淘寶模仿e…Bay,但這些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卻能迅速走出單純模仿的圈子,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在網際網路廠商日漸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時,很多不甘平凡的草根人士也紛紛跳上網際網路的舞臺,狠狠地秀了一把。
1998年,一本名為《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的書籍在中國臺灣的網際網路上連載發表。這本描寫網路愛情的小說在網民中引發了強烈的共鳴,點選率居高不下。很快,出版社找到這本書的作者——痞子蔡,並出版了這部小說。從網路來到現實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迅速熱賣。很快,“第一次”引發的熱潮也波及到中國大陸,網路小說的風潮從此開始。
網路小說的風行給很多懷有文學夢想,卻一直苦於無法被認可的人指引了一條光明的道路。同時,讀者們也可以讀到以往在常規出版讀物中無法讀到的親切和幽默。與傳統小說不同,網路小說的創作過程包含了作者與讀者的互動。很多網路小說情節的發展和人物的描寫都要充分考慮讀者的前期評論。這種互動式寫作既給作者們帶來很大壓力,也讓他們得以瞭解讀者的需要,創作出讀者們真正喜歡的小說。
第三章 無處不在的有氧資訊形式(10)
如果你走進書店,隨手拿起一本網路小說,會很快發現它與傳統小說的這些不同。“簡單”、“有趣”和“實用”等有氧資訊的元素在網路小說裡一應俱全。讀者們只要一翻開這些網路小說,就很有可能不知疲倦地看下去。
如今,網路小說的寫作和出版已經成為了一種十分成熟的商業化鏈條,越來越多的網民加入到網路小說寫手的大軍中來,這些手執筆桿的草根英雄們仍然在不斷書寫他們的傳奇。
如果說網路小說的寫手們是依靠他們的文字功力在網路上完成表演,其他網際網路名人的出名過程就沒那麼單純了。
2003年,一個名叫“木子美”的女人闖入了網民的視野。依靠大量描寫性愛細節的部落格文章,木子美吸引了中國網民的極大關注。其部落格和日記的原文尚未出正版書,盜版《木子美日記》就已經在大街小巷鋪天蓋地地賣了起來。這也的確稱得上是一件奇事。
木子美的成功讓很多懷有同樣出名渴望的人看到了希望。隨後,###、流氓燕等依靠裸照來吸引眼球的網路人物也相繼登臺。在人們懷著不同目的登入這些人的部落格時,卻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部落格事業的發展。從此,開博寫日記成為了一種時尚。看來,無論在網際網路,還是在現實生活中,“種瓜”的結果都有可能是“得豆”。
網際網路上從來不缺少這些可笑又可愛的草根英雄,他們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是沒有網際網路之前所無法想像的。而這些草根英雄的崛起無一不與有氧資訊密切相關。
網路內容的庸俗化,看似網際網路文明的倒退,卻是一種必然。長期受壓制的民間文化一旦在網際網路上找到突破口,就總要發洩一下。作為從現實世界到網路世界的過渡,這種發洩以及緊隨其後的結果,是網際網路人必須承受的代價。但網際網路內容受資訊接受者更多影響這一點,卻是有氧資訊的重要特徵。網民,才是網際網路真正意義上的主宰。從這個意義上講,這種庸俗化也不失為網際網路向有氧資訊進化的前奏。
作為副產品,網際網路還大大改變了我們的傳統語言。今天,網際網路對我們語言的影響甚至超過了當年的白話文運動。有別於過去官方和文化精英們對文字和語言的變革和修改,網路語言的誕生沒有任何的官方文化或精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