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成為開國的君主……從此人們認為白狐是帝業祥瑞,得到它的人就能當上天子。”禪讓、爭權、後來夏商周王朝更替全不提,姬冰儘可能講的簡短。
誰知孩子拍手,幼稚道:“太好了,你把小狐送我,以後我也可以做天子。”
姬冰好笑,搖頭道:“從那時起,天子之位父傳子,子傳孫,就算你遇見一百隻白狐,也做不了天子了。”見孩子不高興,她忙哄騙道,“再說你遇到的白狐只有一條尾巴,不算數。”
小孩半信半疑:“九尾才算數?” 他趴下身子去撥弄小狐的尾巴,表情很遺憾。
姬冰笑著點點頭。白狐的故事講完,她驀然想到那件白狐裘。因白狐珍貴,象徵帝業,白狐裘,也是天子專用服制。周室統治中原數百年,歷經大治、盛世、衰落、中興,到今日衰微已極,卻留傳不少奇珍,其中就有一件白狐裘,彌足珍貴。
當時諸侯、大夫逾越禮制,也有衣白狐裘者,然而他們的狐裘以整皮而制,不足為奇。而百年來,周室專管服制禮官將各諸侯國年年進貢的白狐皮收集保管,僅取腋下寸片皮毛,千塊拼接而成,湊夠一件狐裘的料子。這件千腋之裘柔若鴻毛,輕如飛絮,又極為保暖,被收於周室府庫。
那一年秦昭襄王以王弟涇陽君為質子,換取齊國孟嘗君到咸陽為相。入函谷關前路經王城,孟嘗君本為齊相,眼看又可能兼為秦相,周赧王不敢怠慢,熱情招待,賄以重禮,其中就有那件舉世無雙的白狐裘。孟嘗君到咸陽後將白狐裘轉送給秦王。秦王喜不自勝,披在身上自覺有天子風範,命人收在府庫,等冬季再穿。此後秦王將孟嘗君一行軟禁在驛館;如同囚犯。為求脫身,孟嘗君不得已請人走後宮門路;央求當時秦王最寵信的燕姬為自己說好話。燕國地處北方,冬季極為寒冷,貴族男女多好衣狐、貉裘皮,燕姬久聞白狐裘之名,因此提出也要一件與大王一模一樣的狐裘。但白狐裘舉世無雙,孟嘗君根本無法找到第二件,其手下門客自告奮勇,將原先的白狐裘偷了出來重新獻給這位幸姬。燕姬仗著恩寵,三天兩頭為孟嘗君求情,以至秦王一時心動,許他回國。途中另一門客學作雞叫,騙開函谷關門,孟嘗君順利得脫。
姬冰年幼時曾見過藏於周室府庫的白狐裘,其拼接細密,幾乎看不出縫製痕跡,惟右下角處,因周室府吏失職,被炭火濺出的火星燒壞表面皮毛。周王大怒,命宮廷皮匠重新補綴。由於諸侯國早已不進貢白狐,只好從庫藏中選出一張不甚純白的狐狸皮,截下新皮子的顏色和原狐裘皮色略有差異。
那天收到子桁所贈的白狐裘,從細微的瑕疵上,王姬一眼認出它的來歷,極為震驚:這本該藏在秦宮府庫的白狐裘,為何會在楚國公子手中?楚國地處南方,冬季並不寒冷,子桁怎會收藏一件永遠不用穿的珍貴狐裘?唯一結論,他並非楚國王孫,必來自秦國王室,而且與秦王關係,非同一般。
從信任到猜疑,從感激到怨恨,曾引為高山流水的知音,突然成為勢不兩立的敵人,恩恩怨怨可以一筆勾銷麼?怎不令人愁腸百轉,嘆世事殘酷捉弄?她終於再次逃跑,這一次,又能順利逃脫麼?
第四節 偷樑換柱(1)
頻更其陣,抽其勁旅,待其自敗,而後乘之。曳其輪也。
——三十六計第二十五計
突然孩子的臉色一下變得慘白,迅速跑進裡間,鑽到臥榻底下,姬冰微怔,隨即聽出一男一女正往這裡走來,他們說話的聲音越來越近。她也害怕被發現,四周沒有藏身之處,無奈下和小孩一起藏身榻下。空間甚為狹小,兩人緊挨著,她感到小孩身子顫抖,這一次是真害怕。
不見外面情形,只聽到房門開啟,然後又掩上。男聲低沉,女聲嬌媚,繼續談論著。
女子問道:“這次回來,什麼時候走?”
“多住些日子……咸陽那邊沒什麼進展。”男子失望道。
“怎麼?生意賠本了?”女子語氣略帶諷刺,又不敢完全表露。
男子沉默一會兒,沒作回答,問:“你們在這裡過的還好?缺什麼,派人到我府上拿,別輕易出去……搜查令還沒有撤。住在鬧市,比鄉下倒還安全些!”
女子並不領情,抱怨道:“什麼都不缺……就是沒父親管教,孩子太調皮……他什麼時候才肯接我們母子回國?”姬冰剛開始聽他們對話,以為二人是夫妻,現在看來並非如此,女子口中的“他”,大概才是她的丈夫。
男子又沉默,許久才道:“再等等,我在找門路……現在他接你們過去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