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雲煙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麼君子群而不黨,歷朝歷代,沒那一朝沒有黨爭的,只不過如今朝堂上環境還算寬鬆,大家也敬畏承慶帝的手段,自然不能拿皇帝當傻子,因此,就算是兩黨相爭,也不會為了反對而反對,因此,朝政還算清明。
內閣那邊,徒景年卻是去得不多,不過,幾個內閣大臣都在他詹事府裡面兼任了職位,因此經常能夠見到的,這會兒的內閣首輔是吏部尚書周奕,次輔卻是現在的刑部尚書林梓。林梓這幾年看起來老了很多,就在會試那一年,其妻子過世了,林梓跟老妻感情很是深厚,因此大受打擊,給妻子結結實實守了一年的孝,當然,妻子死了沒必要丁憂,因此,請假回去主持了妻子的喪禮之後,依舊回來做了刑部侍郎。不過他兒子林海卻錯過了當年的秋闈,需要為母親守孝三年,自然承慶帝允諾的賜婚只得推後了。
林梓做了刑部侍郎沒多久,當時的刑部尚書趙謙世就病了,回頭就上本告老還鄉,林梓直接就頂上了刑部尚書的位置,入了內閣,聽起來挺好的,稱得上是青雲直上了,但是卻也頗耗心力,因此,這幾年下來,雖說看著依舊清癯,但是消瘦了很多,鬢角的頭髮也已經全白了,若非為了給兒子撐腰,他也想要告老了。
這幾年朝中也沒什麼大事,最重要的還是當年制定的引進良種的計劃。海外找來的種子雖說多半是些蔬果的種子,尤其是南洋那邊的,也就是在兩廣瓊州那邊種出來了,其餘的地方雖說也能發芽,有的還能開花,但是壓根不結果,因此,自然沒了多大意義,不過是一些大戶人家覺得稀奇,在園子裡面種上幾棵。
當然,良種計劃也有收穫,徒景年預期的紅薯玉米土豆都有了,目前還在摸索種植階段,當然,這時候並不叫這些名字,紅薯如今叫做番薯,玉米叫做番麥,土豆叫做番芋,這些差不多都是從歐洲人那邊弄來的,原本產於美洲,被印第安人馴化過,這會兒產量很是不低,不過,除了番麥之外,別的儲存很不容易,尤其是番芋,若是不避光,就會發綠髮芽,這卻是有毒的,在皇莊上試種的時候,就有人不小心中毒了,進上番芋的海商差點沒因此獲罪,好不容易才解釋清楚了。
這些東西都非常抗旱,甚至旱田長得更好,雖說這會兒的產量比不上後世,但是比起如今的稻麥豆子之類的作物來說,強的太多了。皇莊那邊初步試驗了一番之後,便開始在一些常年乾旱的地方推廣,收穫很是不錯。當然,國家更希望推廣的還是番麥,這玩意曬乾了之後,儲存期比稻穀麥子還長,這也就省了朝廷很多事,免去了因為存量黴變之類的麻煩,當然,這個產量雖說比稻子麥子高一點,卻也高不到哪兒去,徒景年跟著承慶帝去過皇莊才發現,這年頭的玉米跟後世的相差很大,一根杆子上居然能長五六個棒子,但是,每個都比較小,結不了多少玉米。
當然,解決之道也有,番麥拿來交稅,番薯番芋自個拿來吃,這年頭沒人講究什麼營養結構,能填飽肚子就好了,因此,雖說朝廷不肯收番薯番芋,只肯收番麥麥子和稻穀,但是,如今就算是下田,種上番薯番芋產量也不低,這些卻是不用交什麼稅的,農戶們又知道見縫插針,田埂上種上一派番麥,菜園子裡面種上番薯,青黃不接的時候,番薯藤也能吃,就算人不吃,餵豬餵牛餵羊都是好的,而且還不用費太多力氣打理。
因此,才推廣了一年,附近的州府省份都看到了好處,連南方那邊都聽說了訊息,朝廷一時半會兒發不出良種,沒關係,找那些出海的人買,早種一年,早過個飽年。
而承慶帝在民間的聲望也越來越高,幾乎被當做萬家生佛,好多人家直接給承慶帝立了長生牌位,早晚都要拜一拜,當然,朝臣們也不例外,到處都是歌功頌德之聲。
承慶帝既然得了好處,自然就將引進糧種這個政策一直保留了下來,另外,在徒景年看似無意的提醒下,又下旨宣佈鼓勵農耕,不管是誰,只要能夠改進良種農具耕作方法等等,使得種地投入更低,產出更高的,朝廷都有賞賜,從金銀到功名出身,朝廷都不吝嗇,一時間,原本日子過得只能說是勉強,幾乎少有人問津的農官一下子炙手可熱,連同各地經驗豐富的老農都變成了搶手貨,一時間,整個中原都在熱火朝天搞起農業生產來了,眼看著進入了新一輪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