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離死別的味道。陳伯年像個乖孩子似的直點頭,卻依舊遠遠站著,直到汽車駛離了學校還待著。
車出校門時,我和在校門口站著用目光送車的曹亞薇四目相對,她一直用怨恨的目光盯我,我也想瞪她的,可稍瞬就惶惶地垂了眼瞼。
歡送我們下鄉的儀式很隆重,省裡特意選了“5·16” 這個“文化大革命”週年的紀念日來送我們下鄉,以示鄭重,只是明、後年兩批的知青沒有我們這種榮幸。
全市的知青都集中在市體育場,三百多輛汽車披紅掛綵,加上百多輛行李車,究竟能排多長,坐在車上是無法知道的。只知道歡送的隊伍把市內沿途街道兩側都排滿了,又延伸郊外,足有三十多里。省市領導站在市中心紀念塔的基座臺上,檢閱隊伍,腦袋瓜子熟悉的不少,瞧他們招手致意那種神采奕奕勁兒,就能斷定這汽車長流裡絕對沒有他們的孩子。
沿途的人似乎都樂瘋了似的,拼命敲打鑼鼓,燃放鞭炮,如今的人兒只有從這兒變著法兒取樂,從類似這種遊行、歡迎歡送、慶祝之類中得到渲洩,只有這時才不會危險,不會受到算計,才有些人的某些真實、本性的歡樂,過了此,便又得緘口做些面具套上。可這幫小子拿了我們下鄉取樂兒,實在是王八蛋。路上我們見了誰敲鼓打鑼來得起勁,就把獻給我們自己的紅花扔給他,“嘿,龜兒子,拿回家送給你老婆戴吧。”
“讓她等著我,我會回來的。”
我們無所顧忌,我們恣意狂態。我們知道等我們一出市區,誰也不會再敲鑼打鼓歡迎我們回來,我們反正是被他媽的遺棄了。我們反正要去闖蕩另一個天地。
我們後面的汽車上,有個知青把紅花戴在一條狗的脖圈上,狗也很兇,對著馬路汪汪狂叫,引來車上一片狂笑,車下一陣騷動。可後來聽說,播放電視時,竟被省委第一書記見了這個鏡頭,不由大怒,下令追查。狗的主人恰是一個送弟弟下鄉的工人。若是知青,或可寬恕,他就以“破壞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判刑三年,狗也處以“極刑”。三年後,我們都回到城市,還聽說那個工人的訊息,他出獄後,回廠不得,便在社會上流竄偷盜,一次拒捕,被公安人員當場擊斃。這些,算是歡送的小插曲。
父親紀事 第十六章 3(2)
汽車開得很慢,早晨出來,等出了市區,就已經是近了中午時分,有的同學已經開始在分享家裡帶來的食物了。
出了市區,所有的人都突然靜寂了,回頭去深深地望著自己生長過的城市,流出萬般惆悵,有人在落淚了。有人說過這樣的公道話,知青娃兒有啥愁的,下鄉有安家費,農民還得緊巴著腰帶服侍著,上有毛主席當了寶貝疙瘩,下有父母隔三岔五地讓回城裡憐啊、疼啊、愛啊。我們這些生就在農村的人又該訴啥樣的苦愁呢?這話兒,以後也尋思有幾分道理,可總又有難言的留戀、怨憤。
我看著,驀地一驚。路邊,一個高高的身軀在翹首望著每輛駛過的汽車,他手裡提著個大網袋,那裡面的東西是我棄留在家的,網袋有些沉重,他也拎得過久了,以至於身子都是傾斜的。汽車駛出了市區,都加快了速度,每每駛過,便揚起一股黃塵,撲在他的臉上、身上。他也不動,只是望。
爸爸!
我心裡顫慄一下,卻又忙去扭過頭去,怕撞見爸爸的目光,怕同學笑話,我不喜歡爸爸這樣做不合身份的事情。況且,既然趕我滾蛋,也就用不著假惺惺。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父親紀事 第十六章 4
在鄉下時,我最想念的倒是姑姑。做過許多次夢都是姑姑來接我當兵,只是夢中所穿的軍服總是夾克式的越南軍服,下邊是糧食布袋般的褲子,上邊是船形帽。那時節,處理援越物資,外省我不大知,反正我們省內凡是時髦點的小夥子都會設法買來這種便宜的貨色套上。如此,夢見這種軍服也就是自然的了,就是不知那船形帽源於何處?
未幾,接到姐姐的來信,先是說她找到了工作,在省博物館做講解員。工作是媽媽找到顧水林後給安排的,爸爸知道後大發雷霆,說是人雖不至於有“不食周粟”的愚迂,卻要有不吃“嗟來之食”的氣節。顧水林卻不計較爸爸的態度,任爸爸惡語相向依舊和顏悅色,說以後還要給姐姐調更好些的工作,他現在是宣傳部副部長,做這丁點兒小事算不得費力。
媽媽和姐姐卻不願再調了。媽媽是說小顧幫了這樣的忙,說明人心人情還在,倒是爸爸太狹隘,那般傷害人,不再好意思麻煩他了,眼下這工作也可以。姐姐倒是對工作挺滿意,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