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句麗立國近五百年,可謂是遼東的一支不小勢力。中原歷來稱高句麗為高麗,語帶輕蔑,可高句麗卻趁著漢末之後中原數百年的紛亂戰爭,無力經營遼東之際,吞併諸多部落,不斷的招納漢人流亡百姓,甚至是中原亡國政權的兵馬技工,如當年的後燕,兵敗後殘餘勢力就全逃到了高句麗。高句麗一面對中原王朝稱朝上貢,一面卻不斷的積累實力,吞食遼河流域,最終形成了如今的東北強國高句麗,擁民二百餘萬,可以動員三十萬強兵。其實力,甚至已經比分裂後的突厥不弱多少。
在如今朝廷屢敗突厥,將突厥分裂之後,高句麗可以說是唯一一個還沒有受到隋朝擊敗的強國。
可誰都知道,兩國之間必有一戰,不可避免。因此雙方都在積極準備,高句麗自隋滅陳後,就一直招兵買馬,積穀練兵,修築城防。而隋朝也是先滅南陳,再敗突厥,萬事齊備,只等著東征高麗了。高句麗人並不傻,他們不想做以待斃,因此他們在備戰的同時,也在積極的拉攏東北的各部族,尤其是??和契丹,尤其是契丹。契丹處於突厥、大隋、高麗三家之間,無論契丹倒向誰,誰都能在這場對峙之中取得積極主動的地位。契丹此時就如同三國之時的荊州,關係全域性。契丹人早年是突厥附屬,後來依附隋朝,高麗人很希望把契丹給拉攏到他們一邊,以增加戰略緩衝地帶,同時打通與突厥之間的通道,關鍵之時可以突厥高麗聯手。
“高麗狼子野心,朝廷早洞若觀火,只是之前一直沒有合適的出兵理由。現在,高麗人愚蠢的想把契丹綁上他們的戰車,這正是授之以柄。我可以告訴你,朝廷方面已經正在討論征討高麗之事,我已經向天子上表,自請為行軍元帥統軍出征。到時本王統大隋雄兵數十萬,高麗彈丸小國,必一舉踏平爾。因此,這次讓你北上,也有打前鋒的意思,你多蒐集下高麗情報。孤率軍到後,調你帳前效力,滅高麗之後,必按功授賞,為你舉薦受官。”
凌雲一愣,怎麼楊廣要率軍去打高麗,這不對啊,歷史上,開皇十八年徵高句麗,楊諒才是統軍元帥,高?是行軍長史,上柱國王世積是陸路元帥,周羅?是水師元帥,統兵三十萬徵遼,最後大敗而回。怎麼現在成了楊廣要去統兵徵遼,他揉了揉腦袋,感覺不對勁。他不認為換了楊廣去徵遼,這次就能反敗為勝,事實上,第一次徵遼,三十萬隋軍並非敗於高麗,而主要是出兵的時間不對,水師從山東半島出發,結果遇上臺風,幾乎全軍盡沒,直接翻海上了。而陸軍大部隊,情況也不好。他們出發沒多久,結果遇上大雨,道路大多淹沒,泥濘難行,全軍爆發了疫症,死傷無數。偏偏又因道路損壞,結果後續的糧草輜重難以及時補給,這就造成了更大的麻煩,全軍缺糧。又是瘟疫又是斷糧,加上地理形勢不熟,這支大軍最後好不容易抵達遼河與高麗對峙,還希望水軍能及時抵達增援,結果最後只等來了水軍遇風浪沉沒的訊息,隋軍後無援軍,內無糧草,最後只得撤軍。可一路缺糧,加上瘟疫和沼澤一般的道路,最後撤回來的兵馬,有人說只剩下兩千多人,有人說還剩下了四萬。但不論剩下多少,隋軍是大敗特敗,甚至可稱為開國以來最大的一場兵敗。
換楊廣去統兵,能改變這結果麼,凌雲認為不能。楊諒雖然是個寵壞的皇子,沒什麼本事,可高?可是大隋最能文能武的人,當年的平陳,高?就是行軍長史,真正節制五十二萬大軍的人。還有當初楊堅執掌北周時的叛亂,高?就是監軍。衝鋒陷陣,高?絕不會是賀若弼,韓擒虎,史萬歲這些人的對手,可若統領大軍,高?絕對是大隋少有的名帥。
“殿下,某以為徵高麗之事殿下不宜親去。高句麗山高水遠,立國五百年,彪悍了得。尤其是遼東寒冷,且地形多山。高句麗修建了大量的山城堡寨,攻打高句麗會很難。最難的不止是天氣和地形,還有後勤運輸艱難,通往遼東之地根本沒有像樣的道路,尤其是遼西一帶,每到春夏季節,那裡就是一片澤國,二百餘里,艱難透過。兵馬越多,補給就會越艱難,到時大兵頓於險要關隘之下,如何能勝?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我,草率徵遼太過冒險。殿下如今賢名在外,又有北御突厥南平陳朝的武功,何必要犯險徵遼?勝了,不會有太大好處,若萬一敗了,到時可就帶來極大的傷害了。”
楊廣有些驚訝於凌雲對徵遼的不看好,在楊廣看來,高麗雖然說立國五百年,可不過是一個邊荒的小部落罷了,算不得什麼國度。想強大無匹的突厥汗國,還不是被大隋打的四分五裂,隋軍精銳,天下無敵。小小高麗,不過是手到擒來,以往不過是沒有騰出手來而已。怎麼可能會打不過高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