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4/4頁)
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你祭拜的是官員,怎麼能用庶民的說法呢?
正確的方法是這樣的,進到靈堂,先去問家屬:您家老爺前居何職?
家屬回答:我家老爺原是兵部武選司郎中。
這時心裡就有底了,這是個五品官,該用“卒”
那就拜吧
別忙,還要再問一句:您家老爺可有世系爵位?
家屬回答:我家老爺襲伯爵位。
還是仔細點好啊,差點就用錯了。這時才能去神位前,跪地大哭:某某兄,你怎麼就薨了啊,兄弟我晚來一步啊
大功告成,真累啊
其實稱呼上的規定前朝也有,但並沒有認真執行過,而在洪武年間,如果違反這些制度規定,是會有大麻煩的,除了稱呼外,當時的老百姓也被分成了幾個種類。
職業分配製度
當時的人按職業劃分可大致分為:民戶、軍戶、匠戶。
其中民戶包括儒戶、醫戶等,軍戶包括校尉、力士、弓兵、鋪兵等,匠戶分委工匠戶、廚役戶、裁縫戶等。
這些戶的劃分是很嚴格的,主要是為了用人方便,要打仗就召集軍戶,要修工程就召集匠戶。看上去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但其實缺陷很大。
比如你是軍戶,你的兒子也一定要是軍戶,那萬一沒有兒子呢,這個簡單,看你的親戚裡有沒有男丁,隨便拉一個來充數,如果你連親戚都沒有,那也不能算完,總之你一定要找一個人來幹軍戶,拐來騙來上街拉隨便你,去哪裡找是你自己的事情。
再比如你是匠戶中的廚役戶,但你說你不懂廚藝,那也不要緊,人去了就行,只要人數對得上就沒問題,反正你做的飯我也不吃,誰吃了拉肚子我也不管。
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劃分實在是不科學的,不但民戶軍戶這些大戶之間不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