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怒之中仍選擇將事情壓下來,也正是有這流言的原因。
可想而知,沈熙作為穆宗一脈僅剩的骨血,他身上發生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足以讓人往陰謀上想了。
現在也果然是如此。
這流言也不知道是從何處傳出來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幕後之後,絕對是不懷好意。
因為涉及到幾十年前那本就掰扯不清的敏感往事,流言一經傳出,宮裡就已經得到了訊息。
但就如從前那幾十年一樣,這種流言,宮裡的皇帝本就不好作出回應,所以景泰帝最初也打的是不予理會的念頭。
可是,不過三兩日的功夫,那流言不僅沒有平息的趨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甚至還以極快的速度就直往遼城傳去。
這下,景泰帝可就坐不住了。
遼城可是大梁朝的邊陲重鎮,是一點也不能亂的。
以遼城百姓們對穆宗一脈後代的擁護,若這件事再這樣鬧大,指不定遼城百姓們就會被有心人煽動得出亂子。
卻是由不得景泰帝不出手。
先是以雷霆之勢將京城的流言壓下來,景泰帝隨即又著了人去遼城,下了死命令務必要將這流言之事處理妥當,將遼城那些因流言而被煽動的百姓都安撫下來。
最後,景泰帝又往成國公府下了一道聖旨。
聖旨的內容,卻是封了如今不過十二歲的沈熙為端郡王。
大梁朝宗室的封號,親王一字,郡王兩字,以沈熙的身份,封為郡王本已是極大的禮遇,而且還是一字的封號,更隱隱有給他的是親王待遇的意思。
還不只是封號。
大梁朝親王與郡王的俸祿相差極大,景泰帝雖封沈熙為郡王,卻給的是親王的俸祿。
歲支米一萬石,鈔一萬貫,錦四十匹,絲三百匹,紗羅各一百匹,絹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綿二千兩,鹽二千引,茶一千斤,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緞匹歲給匠料,撥郡王府自造……
沈熙這小小的年紀,頓時就擁有了這樣的地位與財富。
誰都能看出來,景泰帝的封賞中是帶了安撫的。
而景泰帝的安撫顯然是有效果的。
沈熙遇險之事沒用多久就傳到了遼城去,遼城百姓也果然群情激奮,差點鬧出了大亂子來,若不是景泰帝派出的人及時趕到,並且將景泰帝的旨意傳達下去,只怕遼城還真會大亂。
遼城地處邊陲,本來民風就極為彪悍,不用懷疑,若遼城的百姓真的認定沈熙之事是皇室所為,就算是揭竿而起,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景泰帝派去遼城的人也確實能言善辯,僅憑一張嘴就將遼城那些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的百姓們說得清醒了起來。
景泰帝若真有心叫穆宗一脈斷絕血脈,早在沈熙剛出生之時就能做到,又為何會在十幾年之後,沈熙都長這麼大了才動手?
這雖是那人勸說遼城百姓時所用的理由,但不得不說,極有道理。
也是在被勸說下來之後,遼城的百姓們事後回想起來,才覺得這件事確實有些不對勁,就好像事件事背後都隱隱有一雙無形的大手在操控著一般,直將遼城的百姓們都當作了棋盤上的棋子。
意識到這一點,自然有清醒之人開始勸著身邊之人保持冷靜。
這件事,也由此徹底平息下來。
……
沈熙獲封端郡王,這件事京城無人不知,徐玉見當然也不可能沒聽說。
知道訊息之後,她既有意外,又有種“果然如此”的瞭然。
前面幾世裡,沈熙同樣被封了端郡王,卻是在他夭折之後追封的。
而現在,沈熙卻好好的活著。
這生與死,自然差別極大。
想到這一切的源頭,竟是自己無意之間走了另一條路,徐玉見心裡便又是慶幸又是感慨。
第93章
沈熙先前遇險一事,最後就這樣以景泰帝的封賞作了終結。
而被所有人注意著的沈熙,除了在聖旨下了之後隨著安陽郡主進宮謝了恩,之後便再無了任何訊息,叫那些有心想要打探什麼的人心思都落了個空。
徐玉見覺得,沈熙大抵已經被安陽郡主送離京城了吧。
這樣也好。
至少,那個還沒長大的孩子,從今以後可以有個安全的環境,直到他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對於沈熙的離開,徐玉見只不過這樣感慨了一番也就罷了。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