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頁)
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領,據傳他曾向親信交代,抓住共產黨有兩個人不要殺,一個是周恩來,一個是葉劍英。
二、迎著反革命逆流,加入中國共產黨
4月中旬,葉劍英一行,經南昌、九江,登臨廬山,轉道武漢。
武漢國民政府在共產黨的推動下,繼續推行三大政策,堅持反帝反封建反軍閥的鬥爭,成立了以毛澤東、鄧演達、譚平山等五人為委員的全國土地委員會和農###動講習所,在廣大農村開展懲治土豪劣紳和鎮壓反革命分子的鬥爭。
這是好的一面,另一方面,武漢政府成分不純,內部矛盾重重,外部四面楚歌:一是帝國主義分子和封建軍閥勢力的陰謀破壞,製造事端;二是蔣介石佔據東南諸省,同四川軍閥楊森遙相呼應,從東、南、西三面包圍武漢。
三是奉系軍閥張作霖從北方窺伺,隨時準備進攻。
幾股反動勢力勾結起來,對武漢實行軍事壓迫和經濟封鎖,使武漢三鎮陷入嚴重的政治、軍事、經濟的危機之中。
在這種艱難複雜的境況中,葉劍英在武漢急於尋找共產黨,但黨已經轉到地下,一時又找不到。
進退維谷,迷茫徘徊。
最後為了找個落腳點,他應第四軍“鐵軍”軍長張發奎之約,來到第四軍軍部幫助工作,隨後又參加了第二次北伐。
6月1日,國民革命軍在河南擊退奉軍之後,葉劍英隨師返回武漢,正式被任命為第四軍參謀長。
可喜的是,他在第四軍軍部有機會結交更多的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思想日趨進步。
形勢逆轉。
武漢國民政府每況愈下。
一些對工農運動懷有刻骨仇恨的將領夏鬥寅等,在南京當局的誘使下,開始投降蔣介石,公開發動叛變,進攻武漢。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葉劍英的非常之路 第二篇(4)
許克祥在長沙發動“馬日事變”,朱培德在江西大肆屠殺工農群眾。
而被武漢國民政府剛剛任命的河南省政府主席馮玉祥,竟與蔣介石稱兄道弟,決定###、反蘇,致電汪精衛、譚延等,要求寧漢攜手,共同北伐。
武漢政府主席汪精衛早已向蔣介石暗送秋波,接到電報後,更加堅定“分共”的決心,投靠蔣介石。
寧漢合流的趨勢已定,國共合作的局面破裂。
在革命新危機面前,每個革命戰士都面臨著新的考驗,交出新的答卷。
葉劍英日益感到,汪精衛靠不住,馮玉祥靠不住,最後連“左派”將領張發奎越來越向右轉,也靠不住了。
只有共產黨真心真意為工農大眾謀福利,只有依靠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把革命進行到底。
因此,他更加堅定了找共產黨的決心。
一種渴望投入共產黨的懷抱的強烈願望,一種渴求在共產黨領導下重新投入火熱鬥爭的激情衝動,使他渾身熱血沸騰。
但是此時此刻,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去投靠共產黨,要冒很大風險。
“道路艱險何所懼,隻身偏向虎山行。”
儘管前進道路佈滿荊棘,但動搖不了他救國救民的初衷。
他決心走出逆境,繼續尋找共產黨。
到哪裡去找共產黨呢?即使找得到共產黨,黨能夠吸收嗎?過去申請入黨,不是遭到拒絕了嗎?儘管被戴上過“蔣介石嫡系軍官”的帽子,被誣為“孫文主義學會分子”,但他始終沒有放棄找黨入黨的念頭。
當時武漢不少左派革命者想留學蘇聯,或到其他歐美國家去深造。
葉劍英帶著對共產主義的嚮往,也想到列寧的故鄉去。
但是,怎樣才能去呢?他想到了與蘇聯有聯絡的老相識鄧演達。
鄧當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是國民政府的風雲人物。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他主持召開武漢30萬人的群眾大會,聲討蔣介石。
蔣介石派人拉攏不成,就通電解散鄧演達為主任的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
鄧演達對大革命深感失望,又因遭到排擠,也心灰意冷,正在考慮出洋問題。
就在這時,葉劍英找到他,向他傾述了自己的內心矛盾和革命願望,請求他介紹到蘇聯去學習。
但是,經過交談,知道鄧演達去蘇主意未定,不便於介紹他去蘇聯,只好告辭了。
葉劍英思來想去,又想到了在武漢的同鄉李世安。
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