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2/4頁)
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登基即位,改後金為清。改元天聰,清史上稱他為太宗文皇帝。
皇太極即位後,仍遵父親遺命,把八旗兵隊,格外訓練,隨即率大軍直取中原。
很快皇太極即率軍抵龍井關,關人守軍數萬,見滿軍蜂擁而來,四散逃去,滿軍整隊而入,遂分兩路進攻,一軍攻大安口,由濟爾哈赤嶽託統領;一軍攻洪山口,太宗親統。此時,明廷把山海關視為要點,把大安洪山二口,視作沒甚要緊的區處,不設防備,一任滿軍攻入,浩浩蕩蕩殺奔遵化州。
遵化守將吳一衡,終日飲酒,不理政事,還有一個監守太監鄧希詔,也與吳一衡性情相似,真是一對酒肉朋友。
到清兵攻至城下,他兩人尚是沉醉不醒,等到兵士通報,吳一衡迷迷糊糊的起來,召集眾將,衝將出去,正遇清兵將蒙格,冒冒失失戰了兩三合,即被蒙格一刀,劈於馬下,到冥鄉再去飲酒,倒也快活。
清兵上前,砍開城門,竟無守將。原來太監鄧希詔,見吳一衡出城對敵,已收拾細軟,開後門逃去了,守兵一見,索性也逃了個乾淨。還是鄧希詔聰明,揀了一條命,只可惜美酒未曾挑去。
然後,清兵直逼三屯營,又攻三河順義通州,統統攻下,乘勝直逼京都。明廷大震,幸虧總兵滿桂帶兵入援,滿桂拼死一戰,才解一時之圍。
太宗收了兵馬,就在城北土城關的東面,扎定營盤,令明日奮力攻城。
忽然,貝勒豪格及額附恩格德爾兩人匆匆走入,道:“袁崇煥來了。”太宗大驚失色,道:“當真是袁蠻子?”
袁崇煥是東莞人,始為殿前參政,誓守寧遠,繼為寧遠太守。乃明末抗清名將。
當年努爾哈赤攻打寧遠時,也是遇到袁崇煥守城,當時他還任職殿前參政。他與總兵滿掛會集軍士,泣血立誓。軍士見主將如此忠誠,莫不振奮,待努兒哈赤率軍攻城時,袁崇煥精神抖擻,指揮軍士。滿兵損兵無數。努爾哈赤急忙收兵,待第二次攻城時,袁崇煥又用西洋大炮猛轟,可憐這群滿洲韃子,霎時魂魄歸位。努爾哈赤急揮眾逃走,退兵瀋陽。努爾哈赤也懨懨成病,溘然長逝。
這次,皇太極又遇到袁崇煥,心中亦自小心三分,他自然知道這“袁蠻”的厲害,遂不敢馬上就交戰。
原來,明京自滿軍深入後,飛詔各處迅速勤王,袁崇煥奉旨,立即遣趙率教、滿桂等入援,自己亦帶領祖大壽、吳襄,隨後趕到。及到明京,各道援兵,亦漸漸雲集。袁崇煥又奉命統率諸道援師,安營沙河門外,與滿軍對壘。
清太宗見袁崇煥又到,十分愁悶,說道:“袁蠻子在一日,我們憂愁一巳,總要設法除去他才好。”於是諸將紛紛獻計。
這時,一旁站立的一位文質彬彬的大臣,一言不發,只是微笑,太宗看時,卻是范文程。
這范文程是瀋陽人,范仲淹的後代,據說祖先曾作過兵部尚書。他為人頗為機敏,沉著剛毅,少時喜歡讀書,愛好所謂“王霸之道”。清太祖天命三年,范文程看清大明氣數將盡,便追隨了太祖。太祖見他頗有見識,又是明朝大臣的後代,遂十分器重。
太宗見范文程胸有成竹的樣子,便問:“先生有何良策?”
范文程道:“雖有一策,此時尚不可洩漏。”
太宗就命文武各官,盡行退出,獨與范文程秘密商議……
皇太極素知薊州本是重鎮,攻取不易便令莽古爾泰,阿巴泰,嶽託各領一旗人馬輪翻攻城。
城頭的磙木、雷石、羽箭像密集的冰雹一樣傾瀉而下,將攻城的滿州將士紛紛倒下,一批又一批,但這卻絲毫也不阻擋不住越來越猛烈的攻勢。
勇猛的莽爾古泰揮舞大刀帶領軍士衝在前面,突然,一支利箭射中了他的前額,頓時血流滿面,痛得他“哇哇”慘嚎。這鮮血激起了他的狠勁,血性大發,猛地一把將那箭桿折斷,頭上帶著殘餘的箭鏃,瘋了一樣登上雲梯,狠命地向上攻擊。
周圍的將官士卒被主帥的神勇所感染,軍威大振,在聲如牛吼的號角聲中,滿州兵置生死於不顧,嗷嗷叫著往前衝。
這番氣勢將城頭的明兵嚇得心驚膽裂,手腳發軟,抵抗之勢頓減,攀著雲梯而上的數十名敵軍眼看主帥要爬到城垛口,薊州城危在旦夕。
就在這危急頭,只聽城上“轟轟”三聲炮響,緊接著殺聲震天,彷彿有數萬明軍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現在城頭,半空中飄揚一杆大旗,紅色的大旗上書一個斗大的黑字:
——袁!
這個字,滿州兵將再熟悉不過了。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