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提高金融產能來消耗流動性基礎上,按照這個邏輯,大家又會對次級債設立很多“賭局”。雷曼跟美林在這個賭局上誰能贏,一層一層擴大。本來可能整個次級債的市場規模並不是那麼大。假如說他有十萬億的規模其實也無所謂,也都可控。現在問題是後面設立的這些“賭局”,到底多大。你轉了一圈發現:本來你以為次級債的問題解決了,整個問題就解決了,當你把次級債解決掉的時候才發現後面的尾巴還有多長你都不知道。
華爾街有句名言:IBG,YBG(I’ll be gone,you’ll be gone),這句話可以直白地理解為:我會滾蛋,你也會有捲鋪蓋的一天,何必認真?因為大家都會離開這個市場,不會有人對交易真正負責。所以達成協議的時候我們不管明天會出現什麼情況,今天交易的時候我們能拿到利益,大家都好,至於下家是誰來接我不管。這是華爾街最典型的文化。
1968年,英國的哈丁教授(Garrett Hardin)在《The tragedy of the mons》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公地悲劇”理論模型。這個模型是說,作為理性人,每個牧羊者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在公共草地上,每增加一隻羊會有兩種結果:一是獲得增加一隻羊的收入;二是加重草地的負擔,並有可能使草地過度放牧。經過思考,牧羊者決定不顧草地的承受能力而增加羊群數量。於是他便會因羊只的增加而收益增多。看到有利可圖。許多牧羊者也紛紛加入這一行列。由於羊群的進入不受限制,所以牧場被過度使用,草地狀況迅速惡化,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華爾街也是這樣,因為股東眾多,“公地悲劇”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