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頁)
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播好訃告。訃告即是報喪的資訊。這是首要的,如何播好?過去凡重要文章的播出,大體經過這麼幾步:拿到稿子後,領導和播音員一起領會文章的內容和精神,明確重點和新的內容;分析段落之間的內在聯絡和邏輯關係;確定播音基調,不同內容、不同物件的重要文章,播音的基調、語氣、速度是不同的;然後進播音室錄音,安排播出。播出訃告則更為複雜,難度更大。訃告的內容由中央定,我們的任務是播好、錄好、安排好播出。說來簡單,做好不易。就播音基調而言,這是訃告,又是毛澤東主席逝世的訃告,不同於播出大文章,也不同於其他訃告的播出,要悲痛、莊重、深沉。悲痛,極其悲痛,這是播音員、電臺工作人員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情感,但又不同於個人情感的宣洩,不能悲悲切切、哭哭啼啼,這是國家電臺代表中央、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鄭重向全國人民宣佈這一沉痛訊息,悲痛中透著內在的莊重、深沉。播音的調子不能高,也不能過低;播音的速度放緩,但也不能太慢,應恰當地表達出全國人民對毛主席的沉痛哀悼和深切懷念之情。對播音員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是不難的,但要他把這種種要求和情感透過聲音確切表達出來,是多麼不容易,何況播音員又有著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呢!
選定哀樂。根據過去治喪活動的宣傳安排,播出訃告之後是哀樂,然後是治喪委員會名單、公告、《國際歌》。哀樂,用還是不用,用多長時間,都是按照治喪規格規定的。一般說來,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去世,如黨中央主席、總書記、國家主席、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等,還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幾位老帥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去世時用哀樂。有時候也有例外,所以,特殊情況下要請示。事實上,聽眾也摸到了規律,凡聽到廣播哀樂,馬上會意識到可能某位高階領導人去世了。治喪規格不同,用哀樂的長短亦有區別,有的用30多秒,有的用1分多鐘,毛主席去世自然要用最長的哀樂,最長是多少?初定為6分鐘。
播放《國際歌》。一般用不帶歌詞的吹奏樂,莊重,有氣勢。由於各個樂團演奏《國際歌》的速度和處理不同,有好幾個版本,聽起來效果不大一樣。周總理在世時,曾經審定過一個版本,中央電臺一直使用,演奏三遍共5分52秒鐘。
並機播出。這是遇有重大宣傳報道時,中央電臺經常採用的做法。什麼叫並機?當時,中央電臺有4套節目(對全國廣播的兩套,對少數民族廣播的一套,對臺灣廣播的一套),全天播音70多個小時,這4套節目的播出,各自按照自己的節目時間表執行,自成系統。並機,就是把其中的兩套或三套節目聯通,在同一時間播出一樣的內容。除了中央電臺的節目外,有時還與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並機播出。它的好處是,不管聽眾正在收聽哪一套節目,都能同時收聽到重要廣播,儘快知道最新訊息;從電臺內部工作來說,這樣便於安排節目,只發播好一套節目就行了,防止在交叉安排的忙亂中出差錯。播出毛澤東主席逝世的訊息,既要保證萬無一失安全播出,又要讓全國人民儘快收聽到,自然應該並機廣播。。 最好的txt下載網
毛澤東主席逝世公開廣播的背後(3)
隨時準備處理好播出訃告前後的節目。什麼時候播出訃告,由中央決定,但我們必須做好隨時播出的準備,保證準確及時。為此,精神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之中,播出時間一旦確定,必須做過細的工作。比如,臨近播出訃告前的節目,不能太高亢、歡快,不能是打鬥或輕鬆的文藝節目,要與將播出的訃告氣氛相協調。雖然聽眾不知道將要播出什麼,我們自己是清楚的,不能沒有過渡,不然,聽眾在事後會提出強烈批評的。但是,訃告播出前的節目又不能太低沉,讓聽眾預感到發生了什麼事。如何恰到好處地把握住這個“度”,叫人左右為難。與此同時,必須研究如何處理好播出訃告以後的節目。將全部取消文藝節目,文位元組目的內容、播音基調必須與整個氣氛一致,有些常用語要取消,如“毛主席萬歲”、“祝毛主席萬壽無疆”等,而這些用語到處都有。去掉舊的節目,又必須用大量新節目來填補出現的空白。須知,這幾十個小時的節目,在事先毫無準備、也不可能讓大家事先準備的情況下,臨時選編、播音、錄音、製作、發播,工作量之大不言自明,只能採取過渡措施,儘可能爭取時間。
停播一切文藝節目。這既是一種需要,又是一種規格。保留文藝節目與治喪氣氛不協調,跟人們的悲痛心情相悖。在以往一些領導人去世後的治喪活動中,對此有幾種做法:不停播文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