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貴妃》

*第一部分

***************

“楊貴妃”其人其事,成為中國文學創作的共同題材,有一千兩百年之久了。我曾經用此一故事寫作,在二十多年間,計有五次,當然有不同的接觸面與不同的形式。而這本書則是全面的,寫“楊貴妃”的一生。

………

總序(1)

………

龔鵬程歷史小說的身世,頗為曲折,要從古代談起。

中國古代的所謂小說,本身就是一種史述,是一種史籍。小說家可能就是採集民間瑣聞雜話的史官,故《漢書·藝文志》說小說出於稗官野史、巷議街談。而《漢武故事》、《西京雜記》、《搜神記》、《續齊諧記》等小說也被納入史部起居注或雜傳類之中。

到了唐宋間,說書人講說故事,逐漸便改變了小說的涵義。據《東京夢華錄》等書記載,當時說話人可以分成幾類,當時稱為“家數”。其中之分類各書記載有些差異,但大體有四大家數:講史、小說、說經、說諢話。說諢話,是講笑話、逗趣,可能近於相聲、滑稽、插科打諢之類。說經,是講佛經。講史與小說,則是古代小說的分化。仍以描述歷史事蹟、勾勒歷史大勢、演說歷史人物之行動及典型者,稱為講史。而那些僅借用某些歷史場景,或以歷史故事原材料,來講述人物發跡變泰,悲歡離合者,則稱為小說。

所以《夢粱錄》說:“小說名‘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公案、朴刀、杆棒、發跡變泰之事。”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它可能寫古代事,也可能講當代。若寫古代,則雖借用歷史場景,但它本身自成傳奇,目的並不在述史。因此它並不以增進讀者之歷史知識、復現歷史現場、探討歷史演變規律為宗旨,其虛構性也因此而較強。《夢粱錄》說小說人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頃刻捏合”,就是說它具高度虛構之性質。

經過這樣分化之後,講史與小說分途,各領風騷,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諸如《三國演義》、《武王伐紂平話》、《東周列國志》之類傑出的歷史演義。此類稗官野史,本出於巷議街談;其流傳,也深佈於民間,中國人,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講起。可是,講史也者,便一朝一代,一路講說彈唱下來。因此,若問我們社會上到底認知了什麼歷史,正史二十五史或《資治通鑑》一類史籍的影響,其實遠不如二十五史通俗演義等講史系統。

可是,講史的勢力,畢竟引起了文人學士的反彈。稗官野史,原本就相對於正史官史而說。文人學士,也非田夫野老,夙不以巷議街談為然。故清朝考證學大興以後,鄙薄講史,以史籍史事真偽之考訂為職志,竟蔚為風氣,像章學誠《文史通義》就說:著作之體,要就實,要就虛。不能像《三國演義》那樣,既不像正史那樣符合“史實”,又不像小說那般全憑虛構,反而造成了讀者的混淆。於是,講史的地位,不僅及不上正史,也不如小說了。

這是講史之命運的挫折。可是,它的噩夢並未停止。晚清以來,西力東漸,西方小說觀進入中土,論者持此以衡,遂越來越對講史看不順眼。

現代小說觀,第一就是要從創造性講起。小說既是作者之創造物,其人物、情節自必為虛構的。因此,會覺得講史缺乏創造性,一切人、事、地、物均受限於史實,缺乏作者發揮想像力的空間。而一部缺乏想像力與創造性的東西,還能是好作品嗎?但若作者在講述史事之中,新增了太多想像,甚或改動了歷史結局,扭轉了史蹟之因果關係,其虛構性又不能令人忍受。非特不會被稱讚,反而會被指責,認為那是不能容忍的缺陷。處在如此左右不討好的情況下,講史的命運,可謂蹇困極了。

這也就是民國以來,缺少歷史小說作家的緣故。

現代小說家也不擅長寫講史或歷史小說。因為現代的特徵之一,就是與傳統的決裂。形式上,講史、歷史演義,都被視為舊文體,不再被小說家採用。內容上,現代文學又有去歷史化的傾向,不再關懷歷史。因此,現代小說家既乏歷史知識,又無興趣處理歷史題材。就是想寫也寫不出來,畢竟,其關懷業已不同了。

現代文學兩大陣營,一是現代主義,一是現實主義。現代主義旨在反映現代社會中人的處境,現實主義則以反映社會為目標,它們的關懷所在,都不在歷史而在現代。即或採用歷史題材,如魯迅之寫《故事新編》,或後來的姚雪垠寫《李自成》之類,目的也不在講史,而在自抒懷抱,改造時代。

可是,人類對歷史的情懷,仍是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道士技能

道士技能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142萬字
海棠無香

海棠無香

淘氣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清殤·夜未央

清殤·夜未央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50萬字
步步為贏

步步為贏

不言敗
遊戲 完結 53萬字
大唐魔法師

大唐魔法師

冷如冰
遊戲 完結 150萬字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連過十一人
遊戲 完結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