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吾軍的特使、衛兵,持特別通行牌而出。高力士則去回報,同樣勸皇帝早些休息,他自己則騎了馬到玄武門,召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在宮城各個重要區域增兵佈防。
六月初十日,黎明之前,宰相楊國忠在內殿先見皇帝,他報告,哥舒翰被部下擄去投降,正式的報告雖然沒有到,但潼關失陷,華州四縣官吏和守兵逃散卻可以證實了,楊國忠認為長安城只怕不能守,建議皇帝逃亡到巴蜀去。他和次席宰相韋見素、御史大夫魏方進、京兆尹崔光遠同見皇帝的,這三位大員都和宰相意見相同,他們請皇帝在今日早朝時派定留守長安的人,御駕幸蜀。
李隆基在一夜之後,似乎放棄了在都城郊區再戰的打算,他同意楊國忠的流亡計劃,但他不主張在朝堂宣佈,皇帝又告訴他們,切不可把計劃逃亡的事向外說,不然,長安城會立刻大亂。
“那麼,今日朝會如何面對問題?”楊國忠問。
“今日但宣佈潼關兵敗,我會問群臣應變之道。國忠,你找幾個人出班奏事,請求御駕親征,命他們激烈一些,拖過朝會!今日不能談任何具體問題,也不能表現慌張;至於幸蜀之事,你先在暗中準備,是否幸蜀,遲一步再決定。”
在這樣的時候,皇帝命他們先退,去佈置,於是,他又召入太子和另外幾位大臣,分批談話。
李亨是迫戰的主謀者,但他料不到潼關會一戰而垮,以目前的形勢而看,長安成為危城,已毫無疑問了。到此,太子對時局也不敢多說,不過,他爭權的宗旨未變,在應對中,他提出長安城的內部安全問題,請求調出飛龍廄兵巡城。
李隆基雖然因潼關之敗而慌亂,但對於奪權鬥爭卻是敏感的。他懂得兒子的用心,而且,他也瞭解在目前的情況下,自己已不能夠不向兒子讓步。
他答應調出飛龍廄騎兵,交太子派人負責協助巡城。
太子不再客氣,提出以自己的第三子建寧王李倓充任。
隨後,皇帝又講了一些都城外圍形勢,他說了謊,自稱已調兵赴渭南阻擊來犯之敵。
但他的謊言又無法令人相信。
於是,皇帝又命太子等人退出,另外召見幾位皇子,然後上朝,比平日遲了將近半個時辰。
早朝,肅穆和陰森,楊國忠支使的人請御駕親征,百官為之愕然,到了這時,哪能再事親征呢?
大臣們在淆惑和惶恐之中,不能貿然發言,皇帝莊肅地答應考慮御駕親征,隨後,宣佈退朝。
於是,在內宮,楊國忠又單獨入見皇帝,李隆基囑咐立刻派人入蜀,通知劍南節度使崔圓做必要的準備,然後,皇帝再命楊國忠實際行使劍南節度使職權,不久以前雖任命穎王李璬為節度使,但親王只擔任一個名義,一有變亂和重要事故,名義可以隨時改換的。
皇帝只對楊國忠說了一件事,命他午刻再來。
接著,皇帝偕同楊貴妃,似乎很閒適地乘車赴大明宮,高力士騎馬隨行,在巡視大明宮城之後,皇帝命高力士整點禁軍,集中馬匹和車輛。
隨後,他很快地回興慶宮,在車上,老去的皇帝慘淡地向貴妃說:
“玉環,我們只有逃亡!”
她已體會到時局的嚴重,但是,她捨不得棄城而走,長安是皇都,她的觀念中,失去都城和亡國差不多,於是,她噙住淚水而問:
“三郎,背城一戰,以待天下勤王之師——長安城內糧食器用都充足,應該能支援……”
“不行,城太大了,無兵可守!”皇帝沉鬱地說。
皇帝說得很肯定,長安完了。
她不敢想,訥訥地再問:
“我們出奔,放棄皇都——我們還能回來嗎?”
“安祿山是胡人,他猖狂一時,我們經過一個時期的整頓,應該能再打回來的!”李隆基於喟嘆中說,“玉環,你也準備一下,但不可和任何人說!”
//
………
《楊貴妃》第七卷(20)
………
六月十一日,皇帝經歷了混亂和低沉的早朝,情緒很壞,他回到勤政樓,召入高力士和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研究宮廷的禁衛情況。
陳玄禮報告:禁軍有騎兵三千五百人,閒廄有馬九百匹,已悄悄集中,可以隨從護駕西行。
這一數目使皇帝為之愕然,脫口說:“這樣少!”
“陛下,飛龍廄駕兵三百六十名已調出,由建寧王統領巡城,羽林軍步騎一千兩百人,經調出參加城防,金吾軍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