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回首風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曹鼐看出了朱祁鎮的心動,說道:“陛下,即便陛下傾天下之力,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不過,一部衰而一部興而已。”

“今日去瓦剌,來日草原上會是誰?”

“太宗皇帝耗盡國力,也不過得二三十年太平,即便而今國力未必比得上太宗之時。”

“以臣之見,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

“陛下一心伐兵,豈不是舍其上,取其下。”

戰爭從來是政治的延續,用戰爭解決政治問題未必不可以,但是卻真不能算是上策。細細分析一下,為什麼一定要滅掉瓦剌。

就是釋放朝廷的兵力與精力,如果邊境線距離首都不過數百里的情況之下,大明朝廷的戰略方向就被鎖死了。

不要想其他方面的擴張了。

所以打敗瓦剌並不是目的所在。比打敗瓦剌更重要的事情,乃是建立起草原上的統治。

當然了,朱祁鎮對瓦剌是鐵了心要打了,故而覺得曹鼐所言有些是對的。也不會改變心意,他請教道:“以卿之見,當如何?”

曹鼐說道:“朝廷多用韃官,有很多乃是東蒙古各部人馬,勢窮來投,朝廷養之,頗費財力,不如給阿魯臺之子,令在邊牆之外重起部落。朝廷與之互市,令其為朝廷牧馬。”

“瓦剌自然不會願意的。如此朝廷就可以支援兩強相爭。坐享漁翁之利。”

朱祁鎮聽了之後,心中難免有些失望。

果然在軍事上,正統一朝,只有楊榮是最精通的。

如果是楊榮在,他決計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曹鼐的思路對不對。

是對的。

曹鼐的這個思路,就類似於代理人戰爭。但問題是,他忽略了體量問題,阿魯臺之子,如果不是山窮水盡,也不至於來投奔朝廷。

他現在有幾個人,朱祁鎮不用想,他如果還有二百騎就算多了。

如果朝廷支援阿魯臺之子強大到,可以在草原立足,並足以對抗瓦剌的地步,非支援最少萬餘騎兵,還有很多糧食武器。

有這一筆開支,朝廷自己去打不行嗎?

大概唯一的好處是,對阿魯臺之子的支援,是階段性的,並會一直支援,等阿魯臺之子能對抗瓦剌,朝廷就不用管了。

這還是一切順利的情況之下。到底是什麼人讓曹鼐覺得,阿魯臺打不過瓦剌,阿魯臺的兒子就能夠對抗也先了。

每一個人都有侷限性,曹鼐比楊榮年輕近三十歲,沒有經歷過太宗北伐諸役。

阿魯臺之子可以用,但不是這樣用,扶植阿魯臺之子一切前提是打敗瓦剌,從瓦剌部眾之中劃分給阿魯臺一部。而不是朝廷花錢養他們。

朱祁鎮想了想,岔開話題說道:“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卿所言極是,瓦剌先斬哈密,再破奴兒干,消除朝廷邊牆之外的藩籬。”

“朝廷不能不有所回應,朕似乎記得亦力把裡有使臣到京師。朕想派人出使亦力把裡,如果能將亦力把裡為朝廷所用,則讓瓦剌鋒芒在背。”

亦力把裡又稱東察合臺汗國,朝廷翻譯以察合臺汗國首都的譯名來稱呼,就是整個西疆地區,多次和瓦剌爭奪。

“就如漢結交大月氏。先生以為如何?”

察合臺汗國已經分裂,東察合臺汗國臣服於瓦剌。而西察合臺汗國已經西遷,大部分已經在疆域之外。

而亦力把裡就是後世的伊寧,也就是伊犁。

但是而今,朱祁鎮感到了瓦剌咄咄逼人的壓力。朱祁鎮想想覺得雖然沒有用,但是即便是沒有用,也不是浪費一個使臣而已。

瓦剌對大明看似狂妄,但實際上卻小心翼翼。一點點將大明的藩籬拆掉,再圖後舉。

而朱祁鎮也打消輕視的想法,漢武帝為了結交大月氏派出了多少使臣。而大明與西域各部都是聯絡,雖然聯絡不是太緊密。

這個聯絡不是別的,就是朝貢貿易。

今年亦力把裡的使臣就來朝貢了。

從他能從哈密走到北京城,就可以看出亦力把裡的政治傾向。想想就知道,哈密已經在瓦剌的掌控之中了。

如果亦力把裡與瓦剌敵對,他怎麼可能走到關內。

但是這並不重要,只要鋤頭挖得好,沒有牆角挖不到,比起草原上的各部,大明可以毫不猶豫的說,都是窮苦人家。

而且即便談不好,只要給也先心中插一根刺,也是相當不錯的。

曹鼐說道:“臣以為陛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傲世武帝

傲世武帝

易能
關於傲世武帝:
仙俠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