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馮滿林大聲說道:“好!”
第十六章 貪餌之魚
訊息連的效率在夢生不斷催促下發揮到了極致,只三天時間便把與鎮平相鄰四縣的各種情報匯總上來。
當天夢生便與馮滿林、吳強三人研究情報。特命連柱帶警衛團的一個排在屋外警戒,嚴禁任何人靠近,以防洩密。
根據情報,相鄰四縣中,面積最大、實力最強的是鎮平縣北的清洪縣。縣長錢大通以前是大軍閥張勳辮子軍中的團長,駐守清洪。‘辮帥’張勳親領五千辮子軍去北京復辟失敗後,錢大通見張勳已成眾矢之的,眼看在中國混不下去了,便宣佈脫離張勳,自任清洪縣長。他手下有以辮子軍為基礎的民團,約一萬三千人左右,頗有些戰鬥力。
鎮平西鄰的沿河縣,面積僅次於清洪,縣長陳善仁是土生土長的當地豪紳,大清國時就是縣令,如今改稱縣長。手下有近八千人的團練,雖然團丁素質低劣但武器裝備均購於日本,火力極強,還有十門日式山炮,實力同樣不可小覷。陳善仁與錢大通曾因兩縣交界的一個村子的歸屬進行過一次小規模的戰鬥,原因是有個外國人在這村子附近發現了銅礦,有利可圖的事情雙方都誓在必得。爭奪銅礦的戰鬥中,陳善仁的炮兵發揮了巨大的威力,炸死了錢大通百十人,最後驚動了省府,透過省都督調解才沒有使戰鬥升級,陳善仁獲得銅礦的所有權,賠償錢大通五千大洋了事。為此事錢大通一直耿耿於懷,雙方在縣界上也時有摩擦。
鎮平南面就是西鄉縣,縣長方敬儒也為前清縣令,紮根西鄉苦心經營數十年,與陳善仁是兒女親家,西鄉的面積較小,與鎮平相若,他手下只有二百來人的方家軍,但他當年曾是吳佩孚上私塾時的教書先生,吳佩孚很敬重他。距西鄉不遠的地方駐紮著吳佩孚的一個師,西鄉有事吳佩孚不會坐視不理,身為兒女親家的陳善仁也會出兵相助。
鎮平東部接壤部分較小的便是韓大帥的防區…兩和縣。此時韓大帥已知夢生入主鎮平,但苦於受西北方向馮玉祥的國民軍和東南方湯護軍使的威脅,一直沒有理睬夢生的做大。夢生雖然對韓大帥滿心的怨恨,但韓大帥的部隊是正規軍,實力相差懸殊,有心無力,也只得暫時放棄報復的念頭。
分析完這四個縣的情況,三人首先把兩和縣排除。但其餘三個縣經過權衡利弊、實力對比都得出了不易取勝的結論。
吳強說道:“如果一定要挑出個進攻物件,我認為打西鄉縣比較穩妥。”
夢生道:“說說你的道理。”
吳強說道:“西鄉兵力薄弱,無險可守,以我們現有的力量足以在陳善仁和吳佩孚的部隊增援之前解決戰鬥!”
馮滿林沉思片刻,說道:“但陳善仁與吳佩孚一定會為方敬儒復仇,西鄉既然無險可守,我們即使佔領西鄉不出一天也會失守,那時兵敗如山倒,敗軍一瀉千里會累及鎮平,那時候我們真要再去北山當土匪嘍!”
夢生道:“不論攻哪個縣都要智取不可強攻,我們的第一戰一定考慮周詳,只能勝不能敗!如果失敗,到北山當土匪都不知有沒有機會。”
吳強道:“對手的經驗並不比我們差,只怕三十六計的運用他們比我們都要精通,用計智取怕是有些困難。”
夢生道:“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我們既不能低估對手也不能小瞧自己!我看錢大通與陳善仁的矛盾可以多加利用。”
“借刀殺人?”吳強道。
夢生冷笑道:“不,是借人試刀!”
馮滿林疑惑地問道:“什麼叫‘借人試刀’?”
夢生道:“現在我的想法還不太成熟,我考慮周詳後再告訴你們。”停了一會兒,又接著說道:“現在要做的是找藉口與陳善仁發生衝突,吳強你馬上去找幾個本縣的老學究,打聽一下鎮平與沿河從古到今有過什麼矛盾和宿怨,快去吧!”
吳強走後,馮滿林對夢生說:“如果拿陳善仁開刀,恐怕有些難度吧?”
夢生道:“馮大哥,一場戰鬥中如果使用單一的計策是行不通的,把各種計策綜合起來運用才能產生效果。現在連外國人都精通三十六計,更何況是中國人?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我現在是有些想法,可還要看實際情況的進展。”
馮滿林道:“嗯,你說得有道理,不論事情的成敗,你能獨立思考問題找出辦法就是你的勝利!”
到了晚上,吳強前來彙報,鎮平與沿河兩縣從未發生過矛盾糾紛,充其量是兩縣的居民有過訴訟、爭鬥。但有一件事情值得注意,在兩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