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4/4頁)
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需求。
這樣的市場,也就不可能培育出上規模的工業來。
只有到了社會穩定,軍力發達,絲綢之路和海上貿易旺盛的時候,打通了西方的消費市場,才一點點的引起了養蠶、繳絲、織造等圍繞著絲綢產業的工業群的大發展,以及龐大的瓷器工業的發展。整個唐宋元明時期的富庶階段就是因此而來的。
而三國此時,這兩條貿易路線都處於極度萎縮的狀態,因為工業規模的萎縮也就是必然的了。
在這個時代,最能夠拉動工業需求的只有軍事工業,只有和軍事工業相關的產業群才能夠得到最多的資源的扶持,從而大規模發展起來,比如蜀國後期諸葛亮扶持出來的運輸業和弩箭製造業,傳說中的木牛流馬和諸葛連弩就是這麼來的。
沒有需求,就沒有工業,古今皆然。
所以,李哲初期能夠選擇發展的也只有幾種有限的工業,而且生產力也不能超越時代的限制。
想想幾十年後,江東和蜀國蓬勃發展的紡織業,李哲邪邪的笑了
既然吳國和蜀國的工業發展歷史已經為自己證明了正確的選擇,自己何必還要費心費力的去想呢?
既然歷史已經證明了紡織業的必然興旺,那麼這肯定就是最正確的道路了。這時候趁周圍還沒有穩定,大家都在四處抽摸著搶奪別人的時候將紡織工業發展起來,成本降下去,今後,就很難說會不會有幾十年後的江東和益州紡織工業的大發展了。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躲在旁邊哭去吧!
PS:感謝迷之狐同學的打賞!近期不知道被誰忽悠的加更了那麼多,這一週更新平均竟然六千多,嚇老子一跳,再加更就把不住了,從現在起恢復正常更新,一天兩更,老時間!
第五十章 試探性合作
嬗變的三國卷 第五十章 試探性合作
回到現代,耳邊傳來熟悉的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