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臺能賺錢嗎?其實,幾乎所有的櫃檯本身都是賠錢的,他們的贏利模式在櫃檯之外。透過櫃檯得到產品和顧客資訊,然後在櫃檯外“跑單”才有可能賺錢。所以說,現在是一個商品簡單、商業複雜的時代。
多年以前則不是這樣。當商品變得簡單時,商業通路卻變得複雜了,成為商業最主要的制約因素。
商業模式現在“商業模式”已經是掛在嘴邊上的詞了,它是一種商業整體運作的方式。就像格林斯潘透過資料瞭解美國經濟執行情況一樣,商業模式就是透過對周邊商業環境的觀察分析,設計出更好的商業運作解決方案。
不是巧合,是我們共同在感知世界(2)
整個商業生產線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就是商業通路,它有三個基本要素即關聯性、動態性和系統性。這三點綜合起來,用我們頭腦中存在的詞彙來描述,就是商業模式。
現在的商業往往不取決於你是否努力。企業處於困境時,並非員工不努力,而是“有勁沒處使”。也就是說,行動不是最難的,知道如何行動才有用,這才是最難的。
再看看另外一些人,他們賺錢其實很容易。坐在舒適的辦公室裡,整天開著無聊的會議,獲得豐厚的收入,甚至還時不時地發一些牢騷。這是商業裡的真實場景,並非刻意的杜撰。
你可以說這些公司運氣好,這些人運氣好,事實可能確實如此。問題在於,從商業的角度看,這種看法僅僅是牢騷,因為它不會給你帶來好運,也不會改變什麼。我們要做的事情是要了解為什麼會是這樣,進而制定自己的行動綱領和計劃。
行動綱領和計劃的基礎來源於關鍵問題在何處,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你要知道這個東西怎麼玩。各行各業有不同的玩法,其實質是一種遊戲規則。我們整個的商業環境,已經被遊戲規則所控制,規則時代才是現代商業的本質。
“遊戲規則”和“商業模式”是最近在商業語言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詞,它們說的其實都是一回事。只是商業模式更基本,而遊戲規則更具體地體現了各個行業的細節。
有的公司也曾經成功過,接下來就是一次接一次的失敗。為什麼?因為他們成功的基因沒有得到複製,或者在新的環境中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在經濟事務中,不管是成功的參與者還是失敗的參與者,都想總結經驗以保持其成功或者規避失敗。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關鍵的是我們要能夠對商業模式足夠敏感,能夠以較小的代價解析出關鍵的因素。這樣才能讓我們交了學費之後,學到更多的東西。
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偉大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曾說過:“所有科學不過是日常思考的精煉而已。”經濟事務更是如此,經濟運作的基本方法總是來源於我們的直覺和常識。把這種直覺和常識加以系統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就會總結出比僅靠直覺多得多的碩果,這是西方思想方法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啟迪。
比如,憑常識我們就會知道,透過產品的更新換代,可以多賺幾輪的錢。西方的領先企業把這種直覺變成了系統的科學和方法,就會使利潤倍增,並維持行業的繁榮。
本書努力的目標就是把我們的經濟常識加以深化和系統的研究,以使我們得到更多的見解。
《賠錢時代——商業模式裡的利潤種子》這個名字已經完全詮釋了作者的動機。迅速識破一種無效的方式,找出一種有效的方式參與經濟活動,這是我們全部的願望。
這種方式就是模式識別。實際上模式思維無處不在,它的基本要素是人腦有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模仿的能力。有些時候模式思維只是一種本能,比如我們認識一個人,不管他換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樣的姿勢,我們都認識。而另外一些地方卻需要訓練和學習,圍棋高手總是能從基本的棋型判斷形勢。商業模式就是屬於後面一種情況,對商業模式的識別通常是多年摸爬滾打、努力探索的結果,但這種方式不但代價太大,而且缺乏系統性,不容易舉一反三。
模式思維是一種一葉知秋的洞察力,而不是一種捕風捉影的猜測習慣。模式思維是一種整體思維,它不是企業戰略、企業組織,也不是關於企業管理的學說。當作者仔細思索企業的這些要素時,發現它們和商業模式皆有關聯。比如決策如何作出,往往是領導者模式思維得出的判斷;企業採用什麼樣的組織方式,其實是由其選擇的商業模式決定的。
本書的成果美國第30任總統柯立芝說:“美國人的事情就是做生意。”
這句話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