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海投奔妹妹白楊。不久上海又發生戰火,妹妹要去重慶,勸母親也去。這時候,母親收到了父親的一封信,說他已回到老家河北深澤。母親決定返回河北,尋找父親。在兵荒馬亂的時刻,她抱著一歲多的女兒徐然,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回到了深澤縣,隨即與父親一起參加了冀中地區的抗日戰爭。
她自己在自傳中這樣寫道:
1937年12月,擔任安國縣婦救會主任
1938年5月,調冀中區任婦救會宣傳部長
1939年5月,調冀中十分割槽任婦救會宣傳部長
1941年春,因病到鐵路西十分割槽易縣的後方醫院療養半年多
1942年1月,在平西遊擊區的挺進報社工作
1942年4月,到華北聯大文學系學習半年
1942年11月到1943年3月,在十分割槽政治部臨時幫忙
1943年4月,回十分割槽任抗聯會宣傳部長
1944年8月,調十分割槽黎明報社任編輯
1945年11月,調《晉察冀日報》任編輯
……
看得出,母親主要搞婦女工作和宣傳報道工作,並不在第一線打仗作戰。但就是這樣,她作為根據地的文職人員,每天的生活也充滿危險。她這個昔日的“大小姐”得以有了一段無比艱苦和難以忘懷的經歷。
她曾親眼目睹叛變投敵的霸縣縣大隊副大隊長將丈夫抓走;她為躲避鬼子搜捕鑽進狹小的炕洞裡,幾乎悶死;重病中,她曾被地主房東的兒子調戲過;還曾冒險藏在一卷葦蓆裡,從鬼子眼皮底下溜了過去……
這些是她北京的小市民生活根本沒法比的。那麼危險,那麼刺激,又那麼豐富多彩。
母親當時工作的地區冀中十分割槽,地處華北平原北部,包括永清、霸縣、固安、雄縣、容城、新城等縣。白洋淀就在這一片。
冀中是敵後抗日根據地,鬥爭本來就非常殘酷。而母親所在的十分割槽,又鄰近北平、保定、天津,屬於敵人的心臟地帶,駐有重兵,碉堡林立,並頻頻掃蕩,鬥爭就更加殘酷。不像四分割槽地處阜平一帶,是邊區領導機關所在地,雖然生活艱苦,但因是山區,偏僻遙遠,鬼子控制薄弱,相對和平一些。
這裡敵我陣營犬牙交錯,短兵相接,相互滲透,彼此都是對方的眼中刺,肉中釘。互派特務,互相對殺。工作十分危險,說死就死,幹部的傷亡率非常高,遞補頻繁。十分割槽所轄的幾任縣長、縣委書記都是一個一個或犧牲,或被俘,或叛變,又一個一個上任。
據呂正操的《冀中回憶錄》記載:冀中十分割槽交通方便,便於敵人機動;社會情況複雜,土匪流氓、封建會道門、國民黨勢力很大。自從1938年以來,敵人始終把這一地區當作進攻的重點,連續不斷地用優勢兵力圍攻、掃蕩,同時大量修建據點。1941年初,十分割槽境內駐有一萬多日偽軍,204個據點。
十分割槽司令員先後為周彪、劉秉彥,政委先後為周彪、師榮、李斌、曠伏兆。參謀長肖新槐,政治部主任王逸群。
所謂戰火的錘鍊其實就是死亡的錘鍊。死神的影子總在母親身邊飛舞。
1939年12月27日,我十分割槽27團在雄縣神堂抗擊2000多敵人圍攻,殺傷了大量敵寇,自己也傷亡了250餘人。雖然打了勝仗,受到呂司令員的嘉獎,但把烈士遺骸集中起來之後,放在地上也佔了老大一片。
1940年12月22日,我十分割槽32團一部,約500餘人在容城縣大後臺被圍,從黎明戰至下午,頑強不屈,最後僅數十人衝破敵人包圍圈,共有400多幹部戰士壯烈捐軀,震動了全分割槽……
很多同志,幾天前還聊天交談,幾天後再也看不見,長眠在泥土之中。身邊每一個人倒下,都似利刃刺扎著母親的神經。她是個對死亡特別敏感的女人,幾乎有點神經質。
1942年4月5日, 二聯縣六聯區區長王泰和警衛員李尚亞(外號小厲害),被敵人包圍在雄縣馬滸村。當時正颳大風,對面看不見人。為了群眾安全,他們離開堡壘戶,跑到村邊的一個磨棚裡。敵人包圍了這個磨棚,偽軍頭子將勸降信用弓箭射入。王泰奮筆疾書:共產黨員視死如歸!將回信裹個土塊投向敵人。日偽軍立刻發起進攻,王泰與警衛員沉著還擊,一連打倒了10多名敵軍。後來敵人爬上房,鑿開屋頂,往裡扔成捆成捆的柴禾,放火燒,王泰和警衛員在烈火中壯烈犧牲。
幾天以前,這個胖胖的王泰還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