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推薦序:妙筆輕解萬千結
2005年我首次訪問大陸,提了個“解”字,引起不少迴響。
我的說法是:兩岸不只要三通,更要心靈相通。只有當兩岸雙方對彼此有更多的“瞭解”,才能消除“誤解”、產生“諒解”,再找出方法“化解”,進而產生可長可久的“和解”。
兩岸間的誤解怎麼產生的?百年來的分隔,敵對時期的惡意宣傳,不同制度、發展道路形成的觀念與歷史經驗……累積成了各自特有的次文化,從語彙到觀念、習慣,都有了一些差異。
我記得2005年第一次去北京,有人問我感覺如何?我脫口說道:“各項安排都很周到,讓我很窩心!”聽說國臺辦的人馬上緊張起來,透過各種渠道問我為什麼感到“窩心”?搞了半天才知道,在臺灣,“窩心”的意思是感到心裡很溫暖,很舒服;在大陸卻代表“窩囊”、“憋扭”、“不舒服”的意思。
兩岸的差異還不止此,有次鳳凰網的領導劉爽先生來臺,本書作者宮鈴小姐也在座,我問劉爽先生對臺灣最深的印象是什麼?他說:“靜!”他覺得臺灣人很安靜、很自動,不用人家叫,自己會去排隊,會把自己工作做好,沒有大呼小叫,一切都自動完成。
他覺得,這就是“文明”,就是人民素質的表現。
我同意。我補了一句:“這是一種文化差異。”
所謂文化,並不純在於孔孟四書或歷史典章,真正的文化是人們對於日常事物的一種信念、一種態度和一種價值。人們在一起生活久了,自然會形成一種特有的習慣、規矩和行為模式,這就是一種文化。
一如上海人會穿睡衣上菜市場買菜,北京人會一大早去公園溜鳥,每個地方都會因其生活環境而形成特有的次文化,臺灣也是一樣。這些次文化不是壞事,反而創造了一個城市、一個地方特有的風格,成為它魅力的來源。
所以,兩岸文化的差異不需要抹平,而是需要理解,理解後才會互相欣賞,溝通無礙,才能互補所長而益發親近。
宮鈴小姐這本書,述說了她作為外省人第二代那種無根、無奈而又期待的心情,進而引發她更細膩地觀察、比較兩岸各地文化上的差異,整理了兩岸間觀念與習慣上的不同,實質上也解釋了兩岸交流間若干爭議背後的深層因素,非常發人深省。字裡行間,道不盡做為“外省籍”臺灣人的驕傲與委屈,更化不完兩岸六十年來的恩怨情仇。
如果多點人能看看這本書裡的故事,阿六仔(臺語稱大陸人)與呆胞(大陸人稱臺胞)間,也許就能多點諒解,少點敵意,讓許多爭議化於無形,更多合作由此展開,此方為中華民族之幸。
我常說希望大陸同胞在說完“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土地”之後,能夠再多加一句“臺灣人更是中華民族不可割捨的骨肉同胞”,因為我相信大陸同胞關心愛護的不僅僅是臺灣這片土地,更是寶島上的“人”。
從臺北到北京,真正的距離不在地理,而在心理。如果能讓雙方多些互動,多點理解,天涯咫尺,遙相呼應,求同存異,有無互通,民族的融合,亦不遠矣!
宋楚瑜
自序:什麼都不曾擁有,只是經歷著(1)
寫書,在我心裡是極為神聖與崇高的。而我沒有想過我能夠做這件事。
自認文筆尚可卻不夠精彩,十幾萬字,每個字都是考驗。古人說:“立德立功立言”,立言著書被放在最後,其重要性不言可喻。所以,舉凡是“作家”,我都無上崇敬,我想過,就算將來會有一本自己的書,大概也就不過是本自傳吧,恐怕還得是自己出錢印刷,分送親朋好友如此而已。
然而人生是充滿驚奇的。我沒想過到了大陸還能夠接觸媒體,還能夠以這樣一個臺灣人的身份說說話、寫寫東西。而一切的開始不過是我為了對其他臺灣朋友在網路上受到攻擊興起的“我先擋著”這樣的義氣。
無所求,卻收穫豐富。
當我第一次在網路上寫文章而獲得幾萬點選時,我是詫異的。雖說過去在電視、在報紙都曾有過“受眾”,但我仍然想著:“何以這些人要看我的文章?”
寫完文章的我總是感性,看著許多人的反應,我常想,“你們是誰?你們有所收穫嗎?我們彼此能夠了解彼此內心的感受嗎?”
一個人在大陸,沒有錢、沒有背景與人脈關係,有的只是一顆單純到有些傻的心,就這麼待了下來。也許是因著過去長久以來身為記者的訓練,我喜歡觀察人,觀察人們的反應。當我發現大陸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