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頁)
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師傅沒買過新衣服。為了省錢,今年春節,夫妻倆都沒有回老家過年。
“我一直要幹到孩子畢業、找到工作。等他們成家立業以後,我和老伴才是為自己幹。到那時候,我們攢夠了錢,就回老家修好房,過晚年。”
不僅是像李師傅這樣的農民工家庭,孩子的教育支出佔了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城市的一些中低收入家庭中,昂貴的教育支出也讓這些家庭不堪重負。
老張和愛人在一家工廠裡當工人。兩個人每個月只有2000多元的收入。女兒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就要1萬多元。學費交去四五千元,每個月至少還要給她四百元的生活費。和其他同學相比,這些生活費已經算少的了。但掐指算下來,一年的花費也佔到了他們當時收入的一大半以上。壓力確實大!女兒讀大學那幾年,老張最怕的就是節假日裡走親訪友。“家裡親戚多,來來往往的,上門總不能空著手。一個春節,兩個長假下來,我總是感到手頭緊張。幸好那幾年,我們兩口子都沒生什麼大病。要是生了大病,那日子簡直不敢想像怎麼過下去。”說到旅遊、購物等其他消費,老張笑著說,“一年到頭就忙著賺錢給女兒花銷,想都沒想過那些。”
等女兒大學畢業找到工作後,老張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20年前,這句話意味著受教育再也不是少數人的特權。然而,20年後,這句話從勒緊褲腰帶為孩子湊學費的家長口中說出,讓人感到的卻是無奈和心酸。從幼兒園到大學,從義務教育到非義務教育,教育支出之高,成了家庭不可承受之“重”。
2008年1月10日,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釋出的《“十五”期間中國青年發展狀況及“十一五”期間中國青年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在18年時間裡,中國大學學費漲了約25倍,子女教育費用超過了養老和住房,在中國居民總消費中排在了第一位。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二節 家庭教育支出知多少(2)
在家庭的教育支出不斷提高的同時,國家對教育的財政投入卻明顯不足。儘管早在1993年,國務院頒佈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就提出,到2000年,財政###教育經費支出要佔GDP比重的4%,但這個目標一直未實現,2006年才達到%。
老百姓所負擔的教育成本過高,讓很多貧困家庭負債累累。調查顯示,教育花費成為城鄉居民致貧的首要原因。教育花費佔農村家庭收入的比重達到%,占城市和小城鎮家庭收入的比重分別達到%和%。
一些家長甚至說,農村家庭供孩子讀書就像一場賭博,賭贏了,能為家庭換來幸福;賭輸了,就要用許多年甚至一輩子來還債。人們不禁感嘆:現在讀書,怎麼從以前的“珍貴”變成了現在的“真貴”?
時下,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最大的支出是什麼?也許你首先想到的是房與車。其實對大多數家庭來說,最不容忽視且數額愈來愈大的一筆支出是孩子的教育費用。
正是由於教育支出的必要###和長期###,在家庭中建立教育基金成為家庭理財的一項重要內容。像住房、買車等大宗消費一樣,絕大多數家庭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儘早為孩子設立教育專項基金。
家庭中如何建立教育專項資金,可稱是各有各的高招。總結歸類,不外兩種:儲蓄與保險。
某單位會計李紅今年為5歲的女兒上了3份大學教育金兩全保險。每月交費300元(每份100元),到2013年,孩子18週歲讀大學時可領到保險金:第一學年為11364元;第二學年為13638元;第三學年為14722元;四年總計為52272元。李紅女士說,孩子上小學、中學時自己正當壯年,精力充沛,收入穩定,擔負孩子教育費用不成問題。當孩子考大學時,自己45歲,現在每月拿出一點錢,積少成多,按月交費,就可以把未來最重要的一項開支有步驟、有計劃地解決。
其實現在各種保險公司推出的教育基金類險種很多。像育英年金、小博士計劃等可以成為家長的選擇。
另一種設立教育基金的方式是儲蓄。國家曾推出教育儲蓄條款,規定每個孩子名下可用零存整取方式儲存不高於20000元的資金,按定期儲蓄付息,免徵利息稅。可算是對教育基金積累的一種鼓勵。這種方式較適合於孩子已上初中或初中以上的家庭,因為教育儲蓄只能用於非九年義務教育的學費所需。對於大多數想未雨綢繆的家庭來說,還是普通的儲蓄來得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