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頁)
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削制完成後的皮革要拿去晾曬,製成幹皮。而鞣製的時候不能使用新鮮的毛皮,必須要選用這種幹皮浸泡,讓它重新吸飽水份,回覆到沒曬乾之前的模樣才能進行鞣製。這裡面會發生一系列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為下一步鞣製做準備。
把幹皮泡上,手裡進行著最重的製劑步驟。硝化法得到的毛皮更柔軟,但也抗張力能力不強,容易破損。孫志新選用的兩種辦法裡,他先採用了明礬液的辦法,這種辦法制劑的時候更簡單。如果它的效果不錯,第二種辦法孫志新不打算再試。要試也得等得冬天過去,明年開春再說。
對於這種辦法,它的鞣齊調配簡單得有些不可思議。當然,這是指把現代精煉出來的知識運用這種工藝進行史前操作而言,如果在現代,為了得到更加好的皮革,整個鞣劑的配製並沒有這麼簡單。
它的制配辦法是按十分算,取三分明礬,一分食鹽,六份水,調和到一起構成溶液。
孫志新讓布庫將得到的明礬礦磨成粉,這個沒法提純,好在當時撿回來的是天然明礬礦結晶,雜質與其它化合物化並不是很多,不會產生什麼不良影響。食鹽倒是可是提純,加水,加明硯後得到的鞣劑給人的感覺還不錯。
幹皮泡了一整天水後已經差不多了,已經回覆接近當時剛剝下來的形狀。此時預侵水和主侵水的工作已經完成,皮革們顯得乾淨而整齊。
接下來就是正式的鞣製,取制好的鞣製一份,以這個為原液,加七份水調和,將皮革浸泡進這種鞣革劑裡一直泡著,並時不時翻攪一下。一般來說,這個過程需要三到五天,才能完成那一系列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
同時每一天都新增一份原液,慢慢的提高鞣劑的濃度。鞣劑濃密越高,柔化的過程就越快,鞣製完成的皮革也會更柔軟一些。這裡頭有個度和量的問題,如果鞣劑濃密過高,會讓皮變糟,經不起物理力量的拉扯,得到無用的糟皮。
孫志新對這個的瞭解不多,只能是摸索著進行。好在他畢竟是現代人,用著科學的思維和觀察辦法,一邊試驗一邊筆記就顯得非常重要。
在這些天裡,每天隔一段時間就要將皮革撈出,用木板或是竹片之類的刮片將毛皮表面的油脂去除,然後將它們重新放回去並翻攪,保證它們的每一處都能均勻的被侵泡到。幹這個的時候要小心一些,儘量不要沾到鞣劑,那玩意兒是有腐蝕性的,對面板有傷害。不過也不必太過謹慎,萬一弄到身上了,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就行。反正營地挨著河,撲通一聲跳進去什麼都搞定。
孫志新現在幹著的這件事情這個對整個部族來說無疑顯得很新奇,每天他去去除油脂的時候都會引來部族成員的圍觀。阿爾法和哥本更是每日必到,哥本那個不安份的傢伙乾脆接替了孫志新的工作,帶著一幫子好奇的小鬼頭幹去油這件事。
誠實的的說,鞣劑作用到皮革上時會發出古怪的異味,微微呈一種帶著**感的剌激性味道,聞上去非常不討人喜歡。但哥本好像不太在乎這個,只在阿爾法在他身連,他就會攪那一木盆的東西攪得很來勁,給人的感覺像是雄獸在努力表現自己的本事試圖吸引自己心儀對像的注意……那兩隻都是公的好不好。好吧,孫志新承認自己彎了,連攪個木盆他都能看出姦情來,不是彎了還能咋地?
也就是說,整個鞣皮的事在營地傳播得還是挺廣泛的。不過和燒瓷那件事相比,這件事就安靜得多了,遠不如當時盛大而熱鬧的場面。
很多人都想問孫志新到底在幹什麼,他們能猜到他在幹一件挺重要的事,等事情結束後肯定又有好東西出現,而且肯定與皮革有關。但他們想不到會是什麼,因為鞣革不像燒瓷器,最終會得到什麼差不多都想象得到。像這樣再加工一類的事情,史前人類並不能很好的理解。
換了平時孫志新還會好好的解釋,一來他這人本身就藏不住話,二來有更多的人瞭解並學習了這個技能,便可以透過家家戶戶都自行鞣革來改善大家的生活狀況。只是他現在是個啞巴,族裡會手語的人就那麼幾個,讓他想解釋都辦不到。
孫志新幹脆不說,用事實去告訴大家想知道的答案。反正這些史些人類並不是真正的笨,一但看到了鞣皮的成果,自己下次再弄的時候肯定會有人認真的學,不必自己強逮著他們來學習。
等待鞣皮的過程裡,時間在緩慢而又飛快的流逝,生活變回孫志新剛剛來到這個時代的時候一樣,平靜而悠然。
由於過不了自己心裡那道關卡,和納魯與泰格的之間的事完全無任何進展,那兩個二貨在孫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