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釋放的引力能將會大得多,它將發出可見光和紫外輻射。中子星表面的引力更強,自由下落速度達到10萬公里/秒,10充氣體撞擊中子星表面時以X射線輻射形式釋放的能量相當於扔在廣島的原子彈。
在X射線脈衝星內,每秒鐘有1
億噸氣體落到中子星的磁極上,磁極區的直徑約為1公里,被加熱到1億度的高溫,發射的X射線光度比太陽在所有波段的總光度大1萬倍。脈衝現象當然也和射電脈衝一樣是由於中子星自轉對輻射束的調製。
X射線暴
雙星X射線源並不是只有X射線脈衝星一種。在許多情況下輻射是偶發性的而不是規則的,輻射也可以是來自吸積盤的熱斑,而不是由於對磁極的直接撞擊,因而就不再出現脈衝。此外,中子星的伴星也不必一定是大質量星,而可以是矮星,在這種情況,物質轉移的規模要小得多(圖60)。最後,也是更重要的,由於沒有周期性脈衝,就不能再認定緻密星是中於星。這類無規則的X射線源,行為與包含白矮星(見第5章)的激變變星相似,正是尋找恆星級黑洞的一個好去處。
從1975年起,衛星已能探測到出現持續數秒鐘的劇烈X射線爆發的星,這些星被稱為X射線暴,已經發現了數十顆,大部分在銀河系內。X射線暴與新星相似,但釋放的能量大得多。它們很可能是在相互很靠近的有物質轉移的雙星系統中,它們與新星的根本不同在於,緻密星是中子星或黑洞,而不是白矮星。
對中於星而言,爆發的機制可能是其表面上的熱核爆炸。如白矮星的情況那樣,引力起著引發熱核反應的重要作用,中子星的引力強得多,因而能使其表面物質被加熱到高得多的溫度(白矮星只能造成氫的爆發性燃燒)。在X射線源的“寧靜態”,被吸積的氫逐漸在中於星表面堆成高溫高密的殼層,然後氫會迅速地轉變成氦,但不是以爆發的方式,於是氦覆蓋了中於星表面,當氦層厚度達到一米時,發生爆發式聚變,成為X射線暴。這種X射線爆發也可以是由於不同的機制,例如吸積盤裡的不穩定性而產生的。這時不再需要中於星的堅硬表面,黑洞也能同樣勝任。
有些暴是長久的X射線源(即能不斷地發射一定強度的X射線),其他的則只是在爆發時才在X射線波段可見。另外,有些暴能像再發新星那樣以一種狂亂的步調爆發數次。有一個源的爆發發生得極快,爆發之間的間隔只有幾十秒。
重複的爆發並不具有周期性。脈衝星的極為規則的週期是由於中子星的自轉,而X射線暴的再發是由於氦在中子星表面的重複堆積和爆炸。觀測表明,脈衝星的輻射從來沒有爆發,而爆發源的輻射從來沒有脈衝,而且,爆發源也不一定是再發性的。這意味著,X射線暴所在的雙星系統比脈衝星所在的系統要老,因而前者的中子星已老化到失去了磁場,或者前者就是根本沒有物質表面的黑洞。
X射線暴極為壯觀,也極為稀少。估計每10億顆恆星中只有1顆這樣的星,所以銀河系中總共只有大約100顆。這種稀少是由於雙星系統X射線輻射階段的短暫:對大質量系統而言,這個階段只有1萬年(低質量系統則要長得多),與恆星的一生相比只是一瞬間(圖61)。在這段時間裡,伴星膨脹到超出其洛希瓣,並且因轉移的物質過多而在緻密星周圍形成一個X射線不能透過的稠厚包層,於是X射線源被熄滅。
伽瑪射線景
還有更神秘的輻射源,其爆發是在伽瑪射線波段。這些伽瑪射線暴組成一個與X射線暴截然不同的群體,迄今沒有觀測到二者之間有任何關聯。
這種暴是被偶然地發現的,這在天文學中倒是常有的事。美國和前蘇聯於1963年簽訂了禁止地面核試驗條約之後,美國發射了一系列取名為維拉(Ve的軍事衛星,其任務是監視條約的執行。如果蘇方違反條約,核爆炸發射的伽瑪射線就會被衛星探測到。使美國軍方大吃一驚的是,衛星資料顯示有一場爆發,而對世界和平來說幸運的是,美國科學家查明,伽瑪射線爆發不是起源於地面,而是來自空中。這是60年代最重要的天文發現之一。
從那以後,由監視衛星探測到的伽瑪射線暴已有500個以上,爆發的持續時間為幾毫秒到幾十秒。光子能量所對應的表面溫度為開氏10億度,如X射線暴一樣,這樣的高溫也很像是由於物質對中子星表面的間歇式的加熱。
伽瑪天文學的主要問題是伽瑪射線探測器的分辨能力太差,還不及X射線探測器,而後者的分辨能力已經是很差了,因此就難以確定伽瑪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