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認真查勘,終於在地下一丈有餘的地方找到了鎮壽寺的遺址,如此,他便開始了重修鎮壽寺的巨大工程。
有一天他著實太累了,就近坐在一個地方打盹兒。
“你辛苦了!”
恍惚間,有一隻羊拍著他的背說道。
“你從哪裡來?”
韓普永當即問道。
“大洪山鎮壽寺。”
羊回道。
“你來做什麼?”
韓普永又問道。
“專程與君相會!你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你的佛緣不淺哪!”
說完羊拍了韓普永的頭頂一下,韓普永猛然地醒來。
此時,他彷彿看見一隻羊從樹梢上飛到離鎮壽寺不遠的山林裡倏然而逝。韓普永定睛一看,只見山中多了一座羊形石筍。韓普永一時間恍然大悟,原來是青羊為他指點迷津。於是,他就下定決心皈依佛門,剃度出了家,並求高僧賜法號為“果廉”。自此,他一生都在鎮壽寺事佛,做了許多善事,直到百歲,無疾而終。
“呵呵!小兄弟,你聽故事也聽了半天了,但不知你這是要去哪裡啊?”
烏金山腳下的一間小茶鋪裡,我認真地聽著幾位閒聊的老漢,說著關於這座名山的傳說,然而,話說了幾段,其中一個老頭兒,微笑著向我問道。
“晚輩陳小酒,本是前往多寶河一帶尋找一位泥道人,但至今沒有找到,故而在此歇息片刻,幾位老人家,你們都是附近的村民麼?”
我當即抱拳一禮,恭敬地問道。
“哈哈哈……”
哪知一聽到我這話,幾個老頭兒鬨堂大笑,就連端茶倒水的茶小二,也忍不住咧嘴笑了起來。
“這……但不知你們笑什麼?”
我錯愕地抓了抓額頭,疑惑地問道。
“原來你是道門中人,嗯,小酒先生,你可能不知道,我們烏金山一帶,大大小小的村落,上至古稀老漢,下至三歲的娃娃,無一不知泥道人的名諱,他可是我們這裡的活神仙啊!哈哈哈!”
其中一個老頭兒,笑了笑,接著說道:“我們所有村落的大人小孩兒都知道泥道人住在什麼地方,但卻很少有人見過他的真面目啊!”
“哦?這是為何?難道泥道人閉關清修?”
我皺了皺眉頭,不解地問道。
“或許是,也或許不是,總之這位泥道人,神龍見首不見尾,時而聽人說出去雲遊四海,時而聽人說去什麼名山大川降妖伏魔,神人就是神人,我們只是聽了不少泥道人的傳說,不過村民們都知道他喜歡清靜,有時明知道他在家,也不敢輕易上門打擾。”
茶小二呵呵笑著,略帶一抹驕傲地說起了泥道人,似乎和泥道人身為同鄉,倒是增添了不少仙氣兒。
“看來此地在泥道人的庇佑下,倒是一片祥和之貌啊!”
我感嘆一聲,微微笑道。
“那倒是,但凡有事求到泥道人,必然是有求必應,大事小情,窮人富人,都能邁進泥道人的家門口,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們,簡直就把泥道人當成了活神仙,這不,我們幾個老傢伙,也是時不時去山裡轉轉,希望能與泥道人結個道緣,這個茶鋪前的山路,正是前往泥道人家的唯一途徑!”
另外一個老頭兒,笑呵呵地回應一聲,併為我指引了泥道人所住的方向。
“多謝幾位老人家指點迷津,晚輩告辭!”
我急忙付了茶錢,並站起身恭敬地向著幾位老頭兒行了一禮,大步向山裡走去。
據老頭兒所說,泥道人家,本是在一處僻靜的半山腰上,距離下面的多寶河很近,不過卻是有著幾十米的陡峭山壁,所以那幾個老頭兒才說此路乃是唯一前往泥道人家的途徑,倒也不假了,如此看來,泥道人不建觀不修廟,倒是過起了逍遙散修的日子。
穿過一片小樹林,路途倒是順暢,或許是因為有著許多人上山探望泥道人的緣故,本無路,卻是踩出了一條順溜的山路。
一個多時辰後,我終於來到了泥道人住的地方。
這是一個簡陋的小院子,不過院子內外,倒是打掃的乾乾淨淨,大門口處,一棵大樹下面,擺放著幾個石凳,上面被摩擦的光滑如鏡,看來此地有很多人拜訪過,大門開著的,但卻不見一個人。
我想了想,還是覺得禮數周到些妥當,畢竟是有求於人。
“請問,泥老前輩可住在此處?晚輩陳小酒,求見泥老前輩尊面!”
說著,我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