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種防禦式的住宅樣式,是從呂宋的實際情形出發。在大規模移民以前,整個呂宋島上,除了幾個馬尼拉附近的城邦之外,盡是一片莽荒。哪怕是開發二十年之後,仍存留有大片原始森林,蟲蛇出沒,野獸甚多。而且因為種植園經濟的特點,使移民們不能結城而居,住得十分分散,很容易遭到仇視華人的土著襲擊。總督府和南洋公司的軍隊也不可能時時駐守在每一個移民點,所以如何保證移民的安全,就成了關係到成敗的頭等大事。
在往來書信中,看到這個問題後,沈默馬上想到了,當年在贛南剿匪時,令他印象深刻的客家圍屋。惡劣的生存環境迫使家客家人極其重視防禦,他們將住宅建造成一座易守難攻的設防城市,聚族而居。土樓內有水井、糧倉、畜圈等生活設施,使客家人獲得了足夠的安全保障。他也曾經親眼目睹過,這些大型的防禦建築,是如何在官軍的猛攻下巍然不動的,因此提議東南總督府,可以為移民建造這樣的住宅。
而這種防禦性良好、且有利於增進族群凝聚力的小聚居式住宅,一經出現,便受到了移民們的歡迎,十餘年時間,呂宋境內已經建立起一萬多座這樣的圍屋。可以說,客家圍屋是種植園經濟,乃至移民成功的關鍵因素。
這天日落之前,隊伍抵達了距離珠江府城八十里的一處圍屋村寨。
打前站的侍衛,已經先一步與這裡的居民做好了溝通,當知道大部隊自帶了草料和乾糧,只需要為貴人提供一些熱水和食物後,村長十分高興的開啟寨門,歡迎沈默一行的到來。
只有到了近處,才會發現這些不起眼的土樓,其實異常高大雄偉,足有四層之高。這種功用的建築,防禦性肯定被首先考慮,底層和二層均不闢外窗,三層開一條窄縫,四層大窗上,加設了敵臺,可以居高臨下的射擊。唯一的薄弱點是入口,但沈默接著天光細細打量,看到硬木厚門上包貼了鐵皮,門後可以用橫槓抵固,門上置防火水櫃,如果沒有紅衣大炮,是很難攻破的。足以保障居民們的安全。
這個寨子裡一共有三十多戶,四百多口華人,還有充作侍女的四十五名土著婦女。除了收穫的季節,這裡難得來什麼人,一下子像過節一樣熱鬧起來。按照村長的吩咐,居民們開始生火,為這一千多人準備熱水,孩子們則跑到外面,好奇的打量著這些外來人,和他們肩上的火槍。
村長讓男人們安置大部隊,他則請沈默上到軒敞的四樓。洗漱更衣之後,在客廳稍坐,喝了杯宅子裡自制的熱可可,沈默感覺身上暖和多了。
這時面板微黑的侍女,端上香氣撲鼻的燒雞、烤鵝、燉肉、甚至還有一隻烤乳豬。就這樣,村長還一個勁兒的說招待不周。沈默雖然不喜葷腥,但客隨主便,還是表達了誠摯的謝意,欣然與村長和幾位老人,一起享用這頓豐盛的晚宴。
雖然對肉食敬謝不敏,但沈默很喜歡他們自釀的甘蔗酒。尤其是數年陳釀,有一股獨特的,無與倫比的口味,喝了半天沈默才嚐出來,原來是朗姆酒的味道。
酒桌上是消除陌生感的最佳地點,加上沈默強大的親和力,酒過三巡,便和桌上人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當然對於第一代移民來說,見到新朋友必然要帶著驕傲,談起他們篳路藍縷的創業過程。
與陳老栓那一代自發的移民不同,這個村寨的居民都是由南洋公司在廣東招募而來。老人們對南洋公司天花亂墜的廣告詞仍然記憶猶新,好像只要來到呂宋,每個人都能變成良田千頃的大地主,無須耕作和勞苦就能變成大富翁一般。他們一半是被這種極具誘惑力的宣傳吸引,一半也是因為匪患,因為官府橫徵暴斂實在過不下去了,呆在國內也得背井離鄉,還不如下南洋碰碰運氣呢。
事實上,在南洋歸化的最初十年中,八成以上的移民都是福建和廣東人,因為兩個省份多山地,可以耕種的面積少得可憐,巨大的人口壓力,使許多人不得不另謀生路。在風險巨大的移民中,只有這些本就快活不下去的移民,才會損失的最少,得到的最多。
沈默在內閣時,曾經與進京述職的廣東巡撫談起此事,巡撫抱怨‘這種像傳染病一樣的移民狂潮’,表示無法理解閩粵人蜂擁到呂宋開荒的現象。
沈默對他說:‘所謂荒涼都是相對而言的。對閩粵山區的民眾來說,呂宋的土地算不上荒涼。’
‘但是據卑職所知,那些移民過去的人,大都僅夠吃喝,並沒有像宣傳中那樣暴富。’
‘萬事開頭難麼’沈默一句話讓巡撫無地自容道:‘之所以溫飽的生活,就能使他們背井離鄉,是因為在本鄉,他們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