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機會。其實在南洋公司到來之前,呂宋已多次發現金礦。因為當時呂宋土著的社會還處於相當原始的狀態,他們並不懂得黃金的經濟價值,只將其當成裝飾品。再者,當時這裡的移民很少,商品經濟的發展程度較低,與外界的聯絡也很有限,以致發現金礦的訊息傳播不出去。
然而從南洋公司進駐呂宋的第一天起,尋找金礦便成為了他們的頭等任務,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後,終於在隆慶五年,確定了島上十九處金礦所在,然後透過東南的各大報紙刊登廣告,招募國內民眾前來淘金,並約定採集到的金沙,南洋公司只要三成,其餘七成都歸民眾所有。
鮮為人知的是,這個三七開的比例,以及民間開發的方式,曾經在南洋公司內部引發了巨大的爭議。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這個被反覆提及的南洋公司,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準確的說,這是一家成立於嘉靖四十四年的永久性股份制公司,公開的發起人為匯聯號,出資兩千四百萬兩白銀,佔八成股份。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由上百個大大小小的商號或個人認購,總股本達到了三千萬兩白銀。而匯聯號的股東中,本就有東南的九大家,以及因為與日昇隆置換持股而加入的晉商。所以說,南洋公司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家單純的商號,而是一個擁有無與倫比的財力和勢力的超級開拓集團,擔負著為股東們在大航海時代攫取利益的使命。
公司最先拓展的業務,是海上航運業。憑著不計成本的投入,南洋公司很快以最高標準建立起自己的護航艦隊,並募集到了最優秀的海員和船長,硬生生破開老霸主們的封鎖,建立起了在海洋上的地位。然而激烈的競爭導致運輸業的利潤下降,雖然仍舊十分可觀,但想要回本卻遙遙無期。
然而南洋公司的雄心,並不止於和王直、徐海們分一杯羹。它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以建立殖民地,壟斷殖民地經濟為主營業務!與徐海王直們的海上爭奪,只是為了練兵,呂宋才是他們真正的目標!
終於,在西班牙人入侵呂宋島,呂宋國王向大明求援,而大明尚且自顧不暇時,南洋公司主動請纓,要求組織民間船隊支援呂宋。且不要朝廷出一文錢,只需在趕跑西班牙人之後,得到呂宋島的貿易壟斷權。
在北京大員們的認識中,呂宋是一個幾近不毛的蠻夷之地,能有什麼貿易可言?在沈默的推動下,最終以皇帝的名義授權南洋公司收復呂宋,並同意授予其對呂宋的貿易壟斷權。
結果眾所周知,南洋公司傾盡全力,藉著天時地利人和,趕跑了立足未穩的西班牙人,又透過一系列的謀劃,最終確立了在這個島上的霸主地位。但是它畢竟是一家公司,股東們對開疆拓土沒有興趣,他們需要的是利潤,是兌現之前描述的美好前景!最起碼,得把一千萬多兩的戰爭開支掙回來吧?
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追加投入的噩耗,而且不止一次,每次都以千萬兩計——大規模移民、組建安保部隊、建造基礎設施,為種植園提供生產資料,每一項都需要持續的鉅額投入,而且在數年之內,見不到任何回報。雖然大家看在沈默的面子上,只能咬著牙、和著淚往裡投錢……基本上那些年,透過海上貿易賺到的錢,全都投進去了……股東們的心情可想而知。
所以當呂宋發現大規模金礦之後,早就兩眼發綠的股東們,全都如餓了十天的狼一般,嗷嗷叫囂著要大撈特撈,補償這幾年遭受的損失。以他們的意思,把這些礦山圈起來,然後從佛朗機商人那裡大量訂購黑奴,或者逼著土著充當勞工,連工錢都不用付,挖出來的金子全歸公司!
但沈默不能答應,他需要呂宋的金礦,來盤活自己佈置的整盤棋局。
在給南洋公司高管編寫的教材中,沈默將殖民地分為三種,拓殖型、掠奪型和商業型。掠奪型殖民地,就是隻對殖民地的自然資源包括人口資源進行破壞性掠奪;至於商業型殖民地,就是將殖民地當作原料生產地和產品傾銷地。而拓殖型殖民地,是宗主國在海外的延續,不僅可以實現前兩者的功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成為國土的一部分,國民永久的定居之地。
很顯然,第三種最長遠,也最有誘惑力……如果真能使呂宋成為拓殖型殖民地,南洋公司無異於成為一方諸侯,諸位股東都是國中的公卿,這樣的誘惑,足以讓人放棄一些眼前的利益。
但是這種殖民地的形成條件卻又太苛刻了,首先需要殖民地沒有原住文明,或者文明程度極低,這樣才有可能抹去原先文明的印記,使新的文明紮根;同時對原住人口的數量也有要求,儘管漢文明的同化作用最強,但如果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