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頁)
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30 何必枉費心機
前幾天報上登了一則新聞,說是一位中年婦女,“埋伏”在丈夫轎車的行李箱裡,準備追蹤丈夫“金屋藏嬌”之處。沒想到行李箱進去容易出來難,她在裡面敲打喊救命,最後勞動警員才把她救出來。
表面看來,這只是一幕家庭鬧劇,這位婦女可能還成為別人嘲諷的物件,但是在幕後,卻潛伏著為數不少的,無法適應家庭和社會變遷的中年婦女的悲哀。只不過絕大多數的悲劇,沒有這麼戲劇化的演出而已。
外表上看來,中年似乎已趨向安定平靜,事實上,很多人的內心卻反而波濤洶湧。雖然站在人生的高峰上要開始往下走,遺憾的是,卻沒有登山者回家時的喜悅,因為山腳下的終點還是個帶著恐懼的未知數。這種無奈往往造成心理上的威脅。
中年婦女的心情也非常複雜,青春的消逝是沉重的打擊,不再被子女需要也是一種打擊,打不進飛黃騰達的丈夫的生活圈子,更是打擊(尤其是企業界),擔心青春年華的女性搶走丈夫感情,又是打擊,生活沒有重心,生理上的變化,都是打擊,這種種打擊簡直能讓人發瘋。
我常常聽到中年婦女花費無數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追蹤丈夫的行蹤,或是拉著警員去捉姦。有的甚至連孩子都不顧了,只是一心一意地抓證據。但不幸的是,證據抓到以後,吃虧的往往還是自己,有的丈夫雖立了字據卻依然故我,有的乾脆離婚,有的更加肆無忌憚,化暗為明,由“地下的”變成了公開的。而這些辛辛苦苦抓證據的太太,到這時反而只好接受一切,這是何等枉費心機的事啊!
在男人把外遇當成理所當然的時候,在男人有餘錢供養情婦的時候,在男人不在乎離婚的時候,在某些女性心甘情願不計名義只要“人”的時候,太太們一切的掙扎和努力只怕都是枉然的,因此何不把時間、精力,甚至金錢用來建設以自己為圓心的生活?我們盡責任,愛家人,但是我們也必須懂得善於安排自己的生活才對。
第一節(1)
55 還是需要母親
前一陣子我正陷於低潮,對於“排山倒海”(當然誇張了點兒)而來、並且延綿不絕的工作感到一種絕望的疲倦。同時計劃了好幾年的花蓮之行,又“因故”(人生到底有多少擋在路上的“故”啊)取消,於是我最先在心理上(而非行動上)抗拒下廚房做飯。那時母親節的氣氛對於編月刊的、寫文章的人來說,早已是“先知先覺”地觸及了。但是我卻突然喊出來:“拜託,別讓我寫關於母親節的!”
“做一個母親的憂心、煩累,簡直是天天過母親節都補償不了的。光在母親節這一天意思意思有什麼意思!”我在心裡嘀咕。
現在母親節過去了,我坐在窗前靜思,卻有一個強烈而固執的意念在腦際停留不走——還是需要母親!
★ ★ ★
那些時讀著《照他的形象——人的無性生殖》,我就生氣,不管羅維克寫的是真是假,我對他書中那個狂妄自大的男人的做法和想法都不欣賞。你看他竟認為全世界的女性都不配跟他結合,會“汙染”他細胞裡的基因,破壞了他“優秀”的遺傳,因此花那麼多財力、人力照他的尊容來複制一個“他”。
然而為了孩子出生後,甚至孕育階段著想,他仍然需要物色一個“好母親”。偉大的遺傳工程學只能替他製造一個在生理上、性格上像他的他,但是以後的品格、德行,卻必須要靠一個好母親來培育。有的科學家用試管來替代母親的子宮造人,可是如果他從試管裡出來以後沒有一個好母親來撫育他,來灌輸給他人性,只怕他並不能真正算是人,只是一個“人形動物”罷了。
在所有的聖經故事裡,我最不喜歡的是上帝造人的那段,我覺得他造得太草率了,而且造完以後又不教他們怎樣去認識善惡,辨別是非。雖然他警告他們不要聽蛇的話,不要吃那樹上的果子,但是那種方法恰好更引起了人的好奇心,非要去試試不可。現代的父母學的是“諄諄善誘”法、“瞭解重於禁止”法、“身教重於言教”法等等,這就比上帝他老人家管教亞當夏娃繁重多了。而由於人類生活制度大部分是把孩子交給母親養育,因此母親的責任就比父親更深重。不管用什麼方法制造出來的人,在成長過程中若沒有一位好母親(雖不一定是親生),那他成為優秀的人的機會就太少了。
羅維克在製造他那可怕的故事時,沒忘記替那個可憐的“複製人”找一個好母親,這是他最聰明的地方。
★ ★ ★
有一種近視眼是可以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