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日本佔領臺灣後,徵收了連家位於臺南馬兵營的產業,連家敗落。連戰祖父連橫曾有兩句詩描述當時的情景:“馬兵營外蕭蕭柳,夢雨斜陽不忍過。”一個“忍”字道出了連橫當時的心情。

連戰祖父連橫(1878-1936年),字雅堂,是連氏家族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連橫之子連震東撰寫的《連雅堂先生家傳》這樣記載:“連橫受廷訓,長而好學,稟性聰穎,過目成誦。”後來,連戰讀書時也有“過目不忘”的天資,不知是否遺傳了祖父的基因。

我在書上看過一張連橫年輕時期的照片。半身照片上,連橫穿著晚清時代粗布衣服,眼神和表情中透出一股英武和豪爽之氣。連橫的大半生是在日本佔領臺灣時期度過的。他18歲內渡大陸求學,後又多次回大陸,蒐集抗日檄文,從事新聞出版工作。他出版的《臺灣詩乘》中有許多詩作表現出那個時代的青年憂國憂民的特殊感情。

連橫曾做過新聞記者。據記載,連橫曾在廈門建立《福建日日新報》,返回臺灣後在《臺南新報》、《臺灣新聞》漢文部擔任主筆。1905年,連橫創辦《福建天天新報》,當時的革命黨(國民黨前身)曾派人與他聯絡,希望他的報紙作為革命黨的機關報。因為辦報的緣故,連橫結識了國民黨###級人物張繼、章太炎等,與國民黨解下不解之緣,從此開啟了連家後人——連戰父親連震東和連戰走上政治之路的大門。從那時算起,連家已經在從政的道路上走過了百年。

政治歸政治。如今人們評價連橫對臺灣的貢獻,主要是在史學和語言兩個方面。連橫前後耗時長達20年書寫的《臺灣通史》是第一部關於臺灣的歷史記錄。全書共36卷,記載從隋大業元年至清光緒年間臺灣的歷史。對臺灣的政治、軍事、經濟、物產、風俗、人物,以及大陸民眾移民、開拓臺灣的歷史等都有詳細敘述。這部著作被著名史學家、思想家章太炎稱讚為“民族精神之所附”、後世“必傳之作”,連橫也被臺灣學者稱為“卓越的史學家兼文學家”。

連戰在以後訪問大陸時,經常把祖父的這部《臺灣通史》作為禮物贈送給大陸有關方面和嘉賓。在連戰的心目中,祖父留下的這部儲存臺灣珍貴史實的書是他連氏家族的“傳家寶”,也是祖父留給臺灣、留給連家最為寶貴的遺產。

連橫對臺灣另一大貢獻是在語言方面,他所著的《臺灣語典》被視為一項前無古人、後乏來者的工作。當時,日本人極力推行“皇民化運動”,強迫臺灣民眾改用日本姓名,禁用漢語、漢字。這部著作從語言方面記述和論證了臺灣語文傳自中國漳、泉(福建漳州、泉州)的歷史,大力提倡推廣中華語言和文化。

1914年,當時身為新聞記者的連橫做出一件驚人之舉。驚的很多國人至今還為之稱道。在臺灣被日本佔領近20年以後,連橫深切感受到:“以軒黃之華胄,而為他族之賤奴,泣血椎心,豈能無痛?”因此特別呈請北京國民政府,堅決要求恢復他的中國國籍,並獲得批准。他還告訴兒子說:“欲求臺灣之解放,須先建設祖國。餘為儲存臺灣文獻,故不得不忍居此地。”於是,連橫將獨子連震東送回大陸,從事實際的抗日工作。在他的督導下,他的兒子連震東也申請加入了中國國籍。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祖父、父母與連氏家族(2)

在當時的特殊環境和背景下,在貧窮落後的中國,在日本佔領多年後的臺灣,一個青年人竟然要求“恢復中國國籍”!這不能不說是個令人驚歎的義舉。

連戰出生時,連橫已經帶著未能見到孫子的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連戰沒有見到過自己的祖父,卻帶著祖父留下的名字、看著祖父的書長大。在他心目中,祖父是他的榜樣,更是一位具有強烈民族意識和民族氣節的長者。連戰說,祖父帶給他連氏一脈兩代單傳的一種使命感。這種使命感始終壓在連震東父子的身上和心上。

除了祖父之外,對連戰影響最大的自然是他的父母。

連戰父親連震東,1904年出生。1931年,連震東從日本東京慶應義塾經濟系學成返回臺灣。在連橫的督促下回大陸從事抗戰等工作。此後,連震東在張繼介紹下加入國民黨。1933年,連橫移居上海,連震東在國民政府任職於西安,籌備抗戰工作。當時在連戰的記憶中,父親雖為少將軍銜,可每日穿著粗麻布的軍服,天矇矇亮就出門,沿著城牆從城東走到城西上班。那時戰火激烈,日軍經常轟炸。看著父親在戰火中穿梭的身影,連戰母子很擔心,整日生活在恐懼之中。

在連戰心目中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道士技能

道士技能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142萬字
海棠無香

海棠無香

淘氣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清殤·夜未央

清殤·夜未央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50萬字
步步為贏

步步為贏

不言敗
遊戲 完結 53萬字
大唐魔法師

大唐魔法師

冷如冰
遊戲 完結 150萬字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連過十一人
遊戲 完結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