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財》的這一定位,並不是僅僅出於謙遜,而是因為他真的相信成功投資的根本在於基本的理性和常識,而非某些只有天才才能理解的深奧原理。《彼得·林奇教你理財》所反映的是他一以貫之的“戰勝華爾街”的認知。作為一名真正的投資大師,彼得·林奇將金融工具和投資理論化繁為簡和深入淺出進行詮釋的能力也的確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財》中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揮。如果你是一位投資的初學者,《彼得·林奇教你理財》毫無疑問是引領你走上正確道路的最佳“指南”之一。
當然,作為一名職業投資者,我必須指出,應該考慮到中美資本市場客觀存在的差異。如2009年當A股上證指數反彈到近3 400點時國內有相當數量的股票基金的淨值已回到股指此前5 000點時的水平。國內公募基金這種遠遠超越中小股票投資者的長期業績表現很難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財》中找到解釋。因而,國內的投資者生搬硬套《彼得·林奇教你理財》中提出的一些投資原則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從這一意義上而言,這是一本更適合美國投資者的“指南”。而我更願意將《彼得·林奇教你理財》定位於一部以投資語言寫就的美國股市和美國資本的發展史,而以此為出發點來品味該書給予我們的啟示。
顯而易見,在彼得·林奇看來,歷史和常識並不矛盾,歷史首先就是常識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歷史同時還是構築理性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在他的眼中,美國的歷史就是一部資本在美國這片土地上的成長史,但這一角度以往卻無人涉及,因此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財》一書中開創性地從資本成長的角度重現了美國股市以及美國上市公司的成長史,這樣前所未有的解讀揭示了在美國崛起過程中資本、股市及那些相關的上市公司和傳奇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這些內容構成了全書的主體部分,也成為該書區別於彼得·林奇其他著作最鮮明的特色。
我可以理解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財》中所展示出的深刻的歷史感。原因應該是,任何一個從事十年以上專業資產管理工作的人,都會對時間之於投資回報無可替代的意義形成深刻的體會。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對歷史的興趣和感受必然是與日俱增的,因為他已經深知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人,你不僅僅需要了解當下的股市,更需要了解股市的歷史,瞭解上市公司的歷史,瞭解一個國家的歷史乃至資本成長的歷史,原因在於你所探尋的有關投資的真知灼見就蘊涵於這些歷史中。
我們必須承認,當歷史進入近現代,中國的發展開始滯後於歐美。就市場經濟而言,即使考慮到已經席捲全球的次貸危機,我們仍然無法否認美國在過去的兩百年間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最龐大和最成功的市場經濟體系,其證券市場更是已經成為全球資本交易的核心市場。考慮到市場經濟諸多規律的普適性,瞭解美國股市的發展史和美國資本的成長史無疑對於中國人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彼得·林奇眼中已經成為歷史的美國工業時代的種種狀況,在當下的中國卻還是方興未艾。如“美國品牌的興起”、“工業時代的暴發戶”以及“壟斷和反壟斷”這些內容,國內的讀者都可以在中國當下的經濟發展中輕而易舉地找到極其相似的命題。這決定了彼得·林奇對美國股市及美國上市公司發展史的解讀,對於當下中國的投資者解決自己的現實問題能夠產生直接的幫助。
既然被譽為“歷史上最優秀的公募基金經理”,彼得·林奇更擅長的還是對美國股市的主角—美國上市公司的分析。與他的其他著作不同,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財》中主要是從歷史的維度詳細描述了上市公司從誕生到終結的生命歷程,中間以蘋果電腦等美國知名上市公司成長的案例為線索。國內的讀者以此框架來分析A股上市公司,想必應該是得心應手。此外,對於經常為“買入還是賣出”所困擾的很多投資者而言,這種歷史維度的分析顯然更具有對投資實踐的現實指導意義。
在我看來,《彼得·林奇教你理財》生動的語言使這本“初涉投資的投資者基礎知識指南”的閱讀趣味盎然,稱其是“最具可讀性”的投資經典應該是名至實歸。只是多年來,彼得·林奇的這本著作由於種種原因始終未有內地中譯本面世,成為投資經典譯作的一大缺憾。此次宋三江先生、羅志芳女士能夠將其翻譯成中譯本和廣大讀者見面,無疑使彼得·林奇經典著作引入中國內地的工作功德圓滿。毫無疑問,更多的中國投資者將透過該書從美國股市和上市公司的發展史中獲得極有價值的啟示。
序言 補上投資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