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奕縮頭縮腦地走在草菴的來賓中間,他今天是作為高階會所的負責人被秘書叫到這裡來應景的。雖然會所和福利機構風馬牛不相及八杆子打不著,但是秘書說了,這個福利機構的來頭很大,城裡知名企業沒有收到開業邀請函的都急了,有人在私下裡向收到邀請函的企業花大錢收購那紙邀請函。
    按秘書的說法,這成立邀請函還是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發函機構弄到的。最近,城裡晚上闊佬們見面,最流行的話題就是:你收到草菴兒童福利機構的邀請函了嗎?
    據說,這兒童福利機構成立儀式上,會有重量級的嘉賓來揭牌慶賀。這讓一干城裡的闊佬們都是翹首以盼。
    再說了,華夏國人自傳統以來都有樂善好施的傳統,為什麼白娘子和許仙的人妖戀會在民間流傳經久不衰,而代表正統矯枉過正的法海反而受到世人的唾棄,後人猜測,那大抵是因為當年杭州城發生瘟疫時,許仙和白娘子施針石之術以救治,併名費賑藥的義舉,在百姓心裡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而反觀法海呢,雖為佛門弟子,但為了收服白娘子,反而是利用法術,在城裡引發大水,造成百姓的流離失所,所以,難怪法海反而不招人待見。
    都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會記得,誰對他們差,他們自然也有分寸。
    當然,野史是野史,但佛家思想深入人心的華夏國人,還是始終相信樂善好施能給自已帶來一些玄妙的好處,不是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嗎?其實,光是這種想法,就能讓自已心態充滿某種微妙的愉悅之感,這種愉悅之感自然能讓身心得到莫大的好處。
    不過,樂善好施之舉自然要從平等尊重的角度出發,如果帶著居高臨下的施捨心理,反而會導致相反的結果。
    歷史上最著名的故事莫過於“嗟來之食”了。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齊國發生嚴重災荒。富人黔敖熬了粥擺在大路邊,用來給路過飢餓的人吃。過了很久,有個飢餓的人用袖子蒙著臉,拖著鞋子,昏昏沉沉地走來。黔敖左手拿著食物,右手端著湯,口裡說道:“嗟!來吃吧!”饑民抬起頭瞪大他的眼睛,盯著看著他,說:“我就是因為不願意吃帶有侮辱性的施捨,才落到這個地步!”於是黔敖跟在後面道歉,但饑民最後還是拒絕施捨,因為沒有吃而餓死了。
    餓死不吃嗟來之食,成為華夏國經曲的做要有骨氣和尊嚴的教材。但也說明,就算是做好事善事,也要抱著真正人文關懷的心理,如果以高高在上施捨的態度來相對,則好事就可能變成了壞事。
    試想如果彭佳一開始就在草菴推行兒童福利機構的架構,不光不會讓兩位師太同意,可能反而會讓她們惶恐。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情感交流之後,兩位師太終於接受了彭佳,接下來的事情自然是順理成章了。
    張奕看到人群裡有幾個熟悉的企業家朋友,便上前親熱地和他們打招呼:
    “喂,哥幾個,也拿到邀請函了?”
    張奕這麼說,似乎很給這幾位企業家面子,他們臉上立馬露出了紅光,道:
    “張老弟,你剛才在哪呢?上來都沒看到你。你去參觀過了沒有?”
    “參觀啦,這裡的風景倒是不錯啊。如果改造成會所是個好地方,咦,之前我怎麼就沒發現呢?”張奕嘴裡一陣亂應。
    “啊?這裡改成會所?你就別這麼想啦,聽說成立福利機構的主發起人來頭不小呢。”
    大家嘴上不說,心裡卻是一陣鄙夷,人家這裡還是尼姑庵好不好?佛門清淨之地,也就這小子敢滿嘴胡言亂語,居然想把這裡改造成那種會所?(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