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為美軍在離瓜島以東大約1 000公里的新赫布里底群島的埃法特島上有一個機場,不拿下那個地方就別談進攻新喀里多尼亞。而新喀里多尼亞或者埃法特島離斐濟還有大約1 000公里,所以說很困難,至於薩摩亞則離斐濟還有1 000公里,這些前進方向很難得到基地航空兵的支援,怎麼進攻法?
到目前為止,聯合艦隊已經在珊瑚海和中途島損失了400架以上的飛機,而日本國內的飛機生產能力非常低,最重要的戰鬥機產量當時每月不超過90架,小於海軍實際上喪失的速度,所以海軍的戰鬥力在不斷衰減,到1942年6月底的時候,陸基航空兵兵力編制中的戰鬥機只有54%,偵察機只有37%,中攻75%,水上飛機82%。而這個時候,美國的航空力量卻在不斷增強,從7月份開始莫爾茲比港周圍出現了大量的B…17和B…26等大型轟炸機種,而日本的零戰打完了全部炮彈,也無法擊落這些筋骨強健的傢伙,最後只好往上撞。
還有就是燃料問題,這時候終於暴露出來了,聯合艦隊在中途島的這一次出動所用去的燃料就已經多於平常日本海軍一年的燃料了,這時候發動FS作戰確實是不現實的。事實上,尼米茨在1942年6月25日給金恩海軍部長的信中也明確指出,日軍發動索羅門群島方向作戰的最好時機是在發起中途島作戰的6月3日。如果山本五十六一開始就集中了主力來打珊瑚海海戰,並在此以後一鼓作氣地推進FS作戰,起碼在短時期內麥克阿瑟就會被孤立在澳大利亞生悶氣,但山本沒有這樣做,而是去了中途島。
陸戰一師上了瓜島(2)
中途島海戰正在打的6月6日,參謀本部就向天皇提出了將近衛師團,第二、第四、第五師團調回國內,第三十三師團調往中國,第十六師團調往滿洲,國內的第五十二師團乾脆解散回家種田去的計劃。
就在這個所謂FS作戰已經消失了的時候,突然又很認真地打了起來。
這是因為有個叫辻政信的人,也不知道上帝是不是有意和皇軍過不去,這個號稱“作戰之神”的辻參謀總是在需要的時間出現在需要的地點。
這次就是辻政信自說自話地代表陸軍把海軍的球撿了過來。
太平洋也好,印度洋也好,本來日本陸軍對海洋沒有任何興趣,一心想回滿洲去掐老毛子,但海軍再三請求,陸軍就半信半疑地派第17軍去確認一下翻過4 000米的大山作戰這種希罕事到底是否有可能,還派了參本作戰班長辻政信中佐去監督這個調查。可是辻政信在到拉包兒以前先去了菲律賓的達沃,對第十七軍說他已經拜了大命,要帝國陸海軍水陸並進,立即進攻莫爾茲比港。
“大命”在當時的日語中是一個專有名詞,意思是天皇的命令。既然有了“大命”,第十七軍的司令官百武晴吉中將就在7月18日下達了作戰命令,7月21日,連第十七軍的司令部都乾脆從達沃搬到拉包兒去了。
一直到7月25日,參謀本部作戰課長服部卓四郎大佐怒氣衝衝地來問十七軍怎麼那麼拖拖拉拉,一個調查結果怎麼這麼長時間出不來的時候,大家才知道這是辻政信在假傳聖旨。但是仗已經打起來了。
那邊FS作戰被辻政信鬧起來了,斯坦利山的皇軍們在熱帶雨林中一步一步摸向莫爾茲比,這一邊美軍在瓜島登了陸。
日本陸軍在罵辻政信的同時肯定不會忘記順便罵海軍,如果沒有海軍弄出個瓜島,還滿嘴跑舌頭地胡說八道,他辻政信就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顆釘子。而海軍在扯出淡來了以後還就再也不管陸軍的死活了,既不提供足夠的空中支援,也不提供足夠的後勤支援,讓帝國陸軍自生自滅。
珊瑚海海戰,日本沉了一艘輕型航母翔鳳,翔鶴受傷。損失雖然不大,但是每一艘航母都是國寶級的重要財產的日本卻接受不了這樣的結果。從那以後,本來陸基航空兵佔比重就大的日本就更加重視陸基航空兵了,對於索羅門群島的守衛,日本海軍主要寄希望的是比較廉價、安全的陸基航空兵。
零戰在不帶副油箱的時候航程是2 200公里,加上副油箱航程能夠達到3 350公里,考慮到空中格鬥所需要的時間,聯合艦隊的參謀們一般就以已有的陸基航空兵基地為圓心,以700公里為半徑畫一個圓,在圓周上找個地方再建一個機場,這樣在新基地能夠使用以前,舊基地的飛機能夠提供空中保護,而新基地一旦開始使用,則舊基地的安全又有了保障,兩全其美。
但是參謀們對著地圖又開始發愁了:如何保障新基地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