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頁)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個老頭為什麼要違拗老佛爺的意思,而舉薦載灃呢?經過筆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猜疑,原因如下:
溥儀年幼,尚不足三歲,很顯然根本無力執掌江山,幼子登基,母后垂簾,這種本來屬於權宜之計的辦法已經連續了兩代皇帝,光緒皇后的能力又豈能應對內憂外患的政治局面呢,大清經不起繼續折騰了。
另外,載灃與自己同為國家最高領導層軍機處成員,此人比較寬厚,為人不張揚,且為後學,對幾位老先生禮貌有加,因此二人更希望這個後生能夠掌管全域性。
同時他又是老佛爺的生父,也就是說等溥儀長大了,這個位置還是他的,也不算拂了老佛爺的面子。
聽了二人的意見後,慈禧太后神色黯淡的說道:
“你們說的有道理啊,但不為穆宗(同治)立後,我怎麼去見死者啊。我看啊,咱們立溥儀,然後讓載灃主持國政,這樣於公於私都有個交代啊”。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更願意相信,慈禧的如此堅持,是寄託了一個普通母親對已故兒子的掛念,而令載灃主持國政,可算是從善如流,給足了世、張二人面子,但我們不會認為這是老太后聽了世、張二人的推薦後,匆忙間做的決定,因為種種跡象表明,其實在這之前很久,慈禧就已經在著力栽培載灃了。
張之洞聞言,也就不再堅持,只是請慈禧能夠正式釋出,以使載灃名正言順,太后點頭稱是,問該用何名。
張之洞說道:“前朝有監國的職位,我朝建政之初也有攝政王之名,我看這兩個都可以啊”。
太后道:“既然兩個都不錯,那就都用上吧,就叫監國攝政王吧”。
張之洞一看老太太今天脾氣好,於是再接再厲,提出:
“光緒帝在位已經三十餘載,咱也不能讓他無後不是,古有兼祧之制,是不是咱們也仿照進行啊”,意思是這個溥儀也算光緒的兒子吧,別厚此薄彼,這個皇帝也得有後啊。當時太后沉默了良久,以眼盯著張之洞道:“做事不一定要拘泥於古禮,這件事嘛,姑且按你說的辦吧”。
1908年12月2日,中國歷史上窩囊廢代言人,愛新覺羅。溥儀繼位,號宣統,從此一個人在不恰當的時候,被擱在了一個不恰當的位子上,開始了漫長的、無奈的、不由自主的人生旅程。
這哥們兒不到三歲第一次繼位,六歲第一次退位,之後的幾十年,東跑西顛的瞎折騰,基本就幹了兩件事,繼位和退位,他的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給電影提供了素材,使得一部以中國人為主人公的電影獲得了美國人的奧斯卡獎。
一個人做一次傀儡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傀儡,而且是一輩子心甘情願做傀儡。
有人會說,他當傀儡也不是他的本意,你這麼說他豈不是太惡毒了,小心人家告你。我一定要為自己辯護一下,我也對溥儀先生寄予了無限的同情,但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他這輩子沒有為擺脫傀儡身份做過任何值得稱道的努力,這一點,他和他的前任相比,差距巨大。只不過,在我們這部書中,這個傀儡的作用實在太小,我們就不專門說他了,多會哪個事件需要他了,咱們再拿出來示眾。
要說1908年後的中國,不得不提的是載灃,作為光緒皇帝的胞弟,宣統帝的生父,他成為了繼慈禧老佛爺之後,第二個操縱溥儀的人。
載灃是世襲的醇親王,1901年,18歲那年就已經作為國家公使出訪各國,應該說從政很早,並且很快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欣賞,之後步步升遷。
1903年,20歲的他成為了隨扈大臣。
1907年6月19日,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這一天,24歲的他,終於進入了國家最高領導層——軍機處,大致相當於現在的“中央政治局”,受命為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學習行走”也就是見習之意,從此“掌軍國大政以贊機務”、 “軍國大計莫不總攬”,同年秋天慈禧又給了他西苑門內騎馬的優賞。到了冬天,他又得到了穿嗉貂褂的恩遇。這些本來都是皇帝表示體恤臣下,給與年老體弱的大臣的尊崇,如今卻給了一個年輕人。這種種跡象表明,已經風燭殘年的慈禧老佛爺意欲將未來的江山託付給這個年輕人。
從筆者掌握的資料中,沒有看出在24歲之前載灃有什麼過人之處,26歲成為攝政王后更是一塌糊塗,那麼他何以得到慈禧如此的看重呢?
想來想去,也許有以下幾點可能:
一. 血統純正
載灃的父親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