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序言
一
馬雲是誰?
馬雲是做什麼的?
如果把這兩個問題放在10年前,那麼我們要花很多時間去向大家解釋什麼是電子商務,阿里巴巴是做什麼的,馬雲為什麼要創立阿里巴巴;可是現在,一切都不需要了。在當今的中國,馬雲可以說是名聲顯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被千百萬創業者尊稱為“創業教父”,尤其是IT業的從業人員,更是把他當成了“精神領袖”;他被千百萬中小企業者尊稱為“救星”,因為他的阿里巴巴為中小企業創造了無數個賺錢的機會,讓“螞蟻”和“大象”都能站在同一個舞臺上公平競爭;他被無數的投資者追捧,以至於讓IDG的全球副總裁熊曉鴿把失去投資阿里巴巴的機會當成“一生最大的失誤”,更使得日本軟銀集團的主席孫正義先生在3分鐘之內決定向阿里巴巴注資3 000萬美元;他更被地方頭頭腦腦所熱捧,因為他的阿里巴巴沒在北京,沒在上海,也沒在深圳和廣州,偏安杭州小城的阿里巴巴硬是拿下了“中國網際網路市值最高的企業”的桂冠,也帶來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爭論——為什麼上海沒有誕生馬雲這樣的企業家,北京沒有誕生馬雲這樣的企業家……這就是馬雲,一個戴著無數光環、長相酷似外星人的“怪人”。
2008年上半年,當我們籌辦成立三眼國際企業案例研究中心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把馬雲的阿里巴巴納入了研究的範疇。如今,對21世紀的新經濟研究來說,馬雲和阿里巴巴是一個無論如何也無法繞過去的話題。
於是,就有了這本《天天遇見馬雲》的書稿。
二
馬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當人們都在羨慕他的光環和成就的時候,我們卻對他一路走來的艱辛更感興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回顧馬雲和阿里巴巴的發展歷程,可謂驚險萬分,其中的滋味是我們這些外人永遠無法體會的。
1995年,阿里巴巴還是一個沒影兒的夢。那時的馬雲到處推銷他的“中國黃頁”,被人稱為“騙子”。我曾經看過一個叫做《書生馬雲》的短片,那時候的他非常落魄。面對所有人的不理解,他信誓旦旦地說,“總有一天,我要讓你們看看我到底是幹什麼的”。如今,他做到了。
1999年,當所有的網際網路企業都朝門戶的方向“疾奔”的時候,他卻在搞B2B電子商務。那時入口網站的贏利模式已經被雅虎證實是一條正確的網際網路發展道路,馬雲也知道,入口網站的贏利模式清晰,而且持久。可是,他認為網際網路決不僅只有那麼一條路可走。於是,他要探索出一條自己的道路。探索是痛苦的,也是要付出相當代價的。後來的事實證明,馬雲是正確的。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B2B公司在香港掛牌上市,旗開得勝,開盤價比發行價上漲了122%,一舉成為中國網際網路業首家市值超過200億美元的世界級公司。此刻,回顧阿里巴巴初創時馬雲的承諾,“要把阿里巴巴做成世界第一”,“要做一家活102年的公司”,神話已經成為現實,更沒有人再說他是“騙子”和“瘋子”。他靠自己堅實的腳步一步步走了過來。毫無疑問,馬雲就像星巴克的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軟銀的創始人孫正義一樣,他們都是夢想家,也是實幹家。
三
任何一個企業家的成功,都需要一種精神,那就是“特立獨行”。當你堅持自己觀點的時候,有兩種結果,一是成功,二是失敗。可是,當你一直“隨大流”的時候,你就永遠沒有成功的機會了。馬雲深知這個道理,所以在中國的網際網路界,馬雲一直是個“異類”,他不斷地否定別人的意見,堅持自己的想法,最終走向了成功。
馬雲不懂技術,雖然他打造了一家市值超過200億美元的偉大企業,可是自己對網際網路技術卻一竅不通。這是一個“騎在盲虎背上的盲人”,正因為他不懂技術,才可以跳出技術的侷限,從市場和產業的角度去思考,再運用自己“外行領導內行”的完美能力,把阿里巴巴從一個資本額50萬元人民幣的小公司,變成了一個世界級的大公司。
眾所周知,馬雲喜歡看武俠小說,尤其喜歡看金庸的。在金庸的小說中,馬雲最喜歡風清揚,因為他“出手無招”,這即是馬雲所向往的人生最高境界。從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網到淘寶網、支付寶、阿里軟體、中國雅虎,從B2B到C2C到搜尋引擎的拓展,馬雲的每一次出手都會引起網際網路界的驚天震動。他就像布了一個又一個的“局”,所有的人都在“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