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葬。趙光義還因為他的死去而輟朝兩日,以示哀悼。
實在是後世投降派們的楷模啊!
而郭藥師先仕大遼,後投大宋,三投大金,四投大遼,五投大宋。也已經提前預定好了五臣的歷史定位......就不知道等郭藥師死掉的時候,趙楷能趁機給自己放幾天大假了?
郭藥師的“喪假”看來還有一段時間,但是高俅高太尉的“喪假”卻為期不遠了。
就在郭藥師跟隨郭天女離開燕京城,南下去大名府向趙楷、餘里衍請罪請降的同時,趙楷終於批准的高俅高太尉的正式死亡!
高太尉的“死亡診斷書”是用600里加急先送到登州的,然後再由趙明誠親自渡海,將這個高太尉“盼了”快一年的“死訊”,送去了獅子口大營。
獅子口大營這邊,早就成了個熱火朝天的大工地了!
供數萬人居住的營盤,就擺在獅子口北岸的一片被一連串山頭包圍的平地上,正在平整建設。從登州、萊州等地徵來的民伕們,都得到了雙倍的僱役錢,而且還有足夠的吃喝供應,所以幹起活來的熱情也特別高。
短短的幾個月間,已經修起了佈滿箭樓和望臺的碼頭、柵欄、衙署、街道,還用填了泥土的草包麻袋壘起營牆,外挖掘了一圈壕溝。
不過這些看似堅固的防禦設施,僅僅是獅子口的“復遼城”核心區域的城防。而真正用來阻止金賊兵鋒的,是復遼城的外圍——沿著復遼城核心平地外的半圈山頭修建的長達17裡,呈的卻月型的綜合防禦體系。
所謂的綜合防禦體系,當然不是簡簡單單的一道城牆,而是包括壕溝、柵欄、羊馬牆、依山而建的城堡......在獅子口外圍的每一座山頭上,都修了一座可以獨立維持的山城!
同時,這些山城又能連為一體,形成體系,構築的非常巧妙。
除了這片連成片的防禦體系外,高三衙內他們還在獅子口外圍構築了黃金山城、雞冠山城、猴石山城、鐵山城等一系列支城......
而負責構築這一防禦體系的,正是高俅的三子,高三衙內高堯卿和陸謙、林沖三位守過延津的功臣。
上回他們仨就不願意躺平等死,這回有利條件那麼多,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技術有技術,當然就更不願意躺平死了。
況且他們現在官都不小了......再努力一把,將來也許就是重臣功臣了,想想都幹勁十足啊!
剛剛從“203高地”的工地上回來的高堯卿才一走進看著有點簡陋的宣撫司衙署,就看見他的兩個兄弟高堯康、高堯輔哭著喊著迎上來了。
“三郎,爹爹他......爹爹舊傷復發,傷口迸裂,血流如注,已經沒了!”
“三郎,你來晚了,連爹爹最後一面都沒見著!”
什麼?老爹血流如注?高堯卿還沒反應過來,還在傻愣愣的琢磨:死人也會流血嗎?什麼顏色的血?
就在這時,衙門裡面已經哭成一片了!
“嗚嗚嗷......”
“太尉啊,您怎麼就沒了呢!”
“太尉,嗚嗚......”
這個時候一臉悲痛模樣的趙明誠也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了,拉著高堯卿的手就說:“衙內,你要節哀啊......令尊為國操勞,又身先士卒,不慎身中流矢,終至沒於王事,實乃國家之忠烈,我背之楷模啊!”
高俅身中流矢的事兒當然是編出來的......不過以後會寫在歷史書上!這是因為高俅的三個孝子不願意老爹死得安逸,非要安排一場為國盡忠的大戲。
為此他們還和馬擴、牛皋他們商議,在化成關外和金兵來了一場不算太激烈的廝殺,殺到最後突然打出高俅的旗號,把吳乞買嚇得趕緊守兵回營。
不過就在這場交戰結束後不久,高太尉中流矢的訊息就開始在軍前廣為流傳了......
可中了流矢不等於馬上就能死,要死得皇帝老子批准啊!
所以高堯卿終於反應過來了,也放聲大哭道:“爹爹,您怎就去了呢?孩兒也不活了,孩兒要和金賊拼了,為您老報仇!”
趙明誠忙安慰高三衙內道:“衙內節哀順變,現在最要緊的是為老太尉發喪舉哀,再奏明聖上,還要為老太尉準備一份遺表,把遼東軍前的事情都好好交代一番。”
說著話,趙明誠就取出了一份他從登州帶來的遺表——當然不是他寫的,而是趙楷本人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