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2/4頁)
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所坦克學校———第一坦克學校在北京成立。朱德總司令為該校題詞:“努力學習,建立強大的人民坦克部隊,反對美帝侵略,鞏固國防。”
軍委裝甲兵領導機構組建後,即著手軍區裝甲兵領導機構和部隊的組建。1950年11月17日,在徐州組建了華東軍區摩托裝甲兵領導機構;同年12月31日,在長春組建了東北軍區摩托裝甲兵領導機構;1951年9月15日,又在北京南口組建了華北軍區裝甲兵領導機構。華東軍區裝甲兵領導機構,是以原第三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坦克2師及華東軍區部分幹部合編組建的,何克希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蕭鋒任副司令員,劉毓標任副政治委員,謝銳任參謀長。東北軍區裝甲兵是由東北軍區司令部、東北軍政學校及裝甲兵部隊抽調的人員組建,軍區副司令員賀晉年兼任司令員,軍區副政治委員周桓兼任政治委員,趙傑任副司令員,鍾人仿任副政治委員,石敬平任參謀長,餘孝禮任政治部主任。華北軍區裝甲兵由華北軍區和解放軍裝甲兵機關及第20兵團、原平原省軍區、第10、第12、第16軍及坦克第26師等單位的機構和人員組成,由黃鵠顯任司令員,王英高任副政治委員,馬驥任參謀長。1951年,各軍區裝甲兵領導機關統一編為司令部、政治部、技術部和幹部管理部。根據中央軍委決定,1954年至1960年,先後組建4個軍區裝甲兵(部、處)。1954年5月7日成立中南軍區裝甲兵部。1955年11月7日,以華東軍區裝甲兵的部隊幹部為基礎,組建了南京軍區裝甲兵,由宋文任副司令員,張文碧任政治委員。1958年9月27日,以志願軍坦克指揮所為基礎組成武漢軍區司令部裝甲兵處。軍區裝甲兵領導機構以後進行了多次調整變動。實踐證明,建立軍委和軍區兩級裝甲兵領導機關,對於全軍裝甲兵部隊實施統一領導,完成組建擴建部隊、戰備訓練或技術保障任務,加強部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軍委裝甲兵領導機關進行了多次整編調整變動。1958年3月,裝甲兵領導機關進行了調整,調整後的裝甲兵領導機關設司令部、政治部、技術部、幹部管理部。1959年5月,裝甲兵幹部部歸政治部建制。1961年10月增設後勤部。1965年12月,撤銷技術部,將其業務工作歸後勤部。1978年6月,後勤部改稱後勤技術部。1982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將解放軍裝甲兵領導機關縮編為總參謀部裝甲兵部,作為總參謀部管理裝甲兵軍事工作的業務部門。
裝甲兵部隊的組建發展。1950年8月,中央軍委根據許光達的建議,決定將全軍坦克部隊改編為3個坦克旅。同年12月,經中央軍委批准,又將3個坦克旅整編為3個坦克師。為了適應抗美援朝作戰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從1951年起裝甲兵部隊規模逐漸擴大。至1954年4月,編組為坦克師、機械化師、獨立坦克團和步兵師屬坦克自行火炮團,基本形成了直屬統帥部和軍區建制的獨立坦克部隊和軍以下部隊建制的隊屬坦克部隊並存的體制。到1955年,全軍組建了3個坦克師、1個機械化師、6個獨立坦克團、47個步兵師屬坦克自行火炮團、4個獨立自行火炮營。1961年7月以後,為了加強海防和邊防,在部分守備師組建了坦克團。1962年起,將獨立坦克部隊按裝備性質整編為中型坦克團、重型坦克團、輕型坦克團、重型自行火炮團、水陸坦克團。將步兵師屬坦克自行火炮團改為坦克團。1967年至1969年,將大部分步兵師屬坦克團集中編為坦克師或獨立坦克團,形成以獨立坦克部隊為主的體制。到1965年,裝甲兵編為13個坦克師、19個獨立坦克團、7個步兵師屬坦克團。充實裝備後的坦克師,編中型坦克×××輛、坦克團編坦克××輛,坦克的數量達到發達國家軍隊中等規模的師、團水平。但坦克師的裝甲步兵和炮兵少,通訊、偵察、工程、後勤和技術保障力量不足,滿足不了步坦協同作戰的要求,其獨立作戰能力受到一定限制。1976年,為了加強陸軍軍的合同訓練,提高其作戰能力,將獨立坦克團改歸陸軍軍建制,裝甲兵又恢復了獨立坦克部隊和隊屬坦克部隊並存的體制。1978年以後,坦克部隊的合成建設步伐加快,裝甲化、自行化程度逐步提高,幹部、乘員的結構更為合理,機動作戰理論得到發展。坦克師的步兵、炮兵、坦克兵的編配比例趨於協調,作戰能力有了較大提高。1985年5月後,將坦克師和坦克旅編入陸軍集團軍,裝甲兵部隊改為單一的隊屬坦克部隊體制。坦克部隊經過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