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沒有過問這件事,而是忙於建設“太昊匠作區”和“少昊學校”兩大建築群,至少在我離開之前,得將詳細的規劃完成,讓後來的太昊匠人和少昊勞工有章法可依。
“太昊族長辛勞了!”贏坷最後還是成了大長老,現在代表少昊長老團,到工地上來慰問我。
我很高興地看到,偃梁沒有返回皋陶族,而是留下來成為了少昊長老團的一員,因為其他一些小部族也認同偃梁“維護諸部族權益”的方針。
“這不算什麼”我謙虛了一下“少昊需要這樣一些建築,才能真正達到太昊的水平,不過這還不夠,我還得和少昊做一筆交易!”
“太昊族長的意思是?”贏珂有些吃不准我的話內含意。
“我要用太昊的銅鐘,與少昊交換勞動力!”
銅鐘!
這可是好東西!
而且不用少昊出任何物資,只需要農閒時多餘出來的勞動力!
這有什麼不好的?
“不知道太昊族長需要我們的勞動力去做什麼?”
“造船!”
第二百三十六章 … 太昊船模
少昊大局已定城中建設可以交給贏濟他們來完成我可以暫時轉過頭來,看看太昊的下一步發展了。
這時我想到的第一個目標,就是造船。
但是要大規模地製造木板船,靠碼頭邊上那幾名木匠是不夠的,我得培養出大批的“專業”造船人才來,還得花費大量人力才能完成。
少昊距離碼頭有天然的距離優勢,不利用可惜了。
所以我選擇了用銅鐘向少昊換人力。
回到碼頭邊時,簡單的“船筏”已經增長到了8個,太昊與大元諸城的聯絡進一步加強。但我要造的船卻不僅是用於個用途。
大夏城那邊,木駝的建設工作已經初見成效,眼下已經有近2000人住進了大夏城,公孫氏的城裡更是具有不低於太昊的人口規模,牛神山下,姜氏新城據說已經住進了約7000人,而進一步的人口集中還在擴大中。
如此大規模的人口集中為原始文明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卻提出了對交流與交通的空前需求,從太昊的工業產品到鹽湖的產出,到各部族間的人員來往,目前都還受限於大河的制約,沒有船,就只能在大河淺處涉水,再繞山過谷,才能在太昊與諸部間建立密切的聯絡,時間和空間都消耗極大。
進一步講,萬一翟族來犯,要想增援北方諸部族,也需要大量時間才能將訊息傳來,並將援兵送過去。
有了船,文明才能真正地不再受到大河的制約,得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族長要在碼頭住一段時間?”風舟搓著手確認。
“嗯!”我點頭“給我準備一些紙和墨。”
這一次不打算用毛筆畫圖了,所以沒有讓風舟準備毛筆。而我計劃,是用“雞毛筆”來畫圖,這樣線條可以更精細一些。
上次參加造“船筏”的幾名匠人都進入了我的“太昊船開發辦公室”。
我要求他們按我畫的圖,準備小型的木板,先做出船模來,再按比例放大。
第一艘由我設計地船是平底船,在頭、尾部分增加了用於破水和穩定船身的龍骨突起,從上往下看,總體上已經是棗核形。中間部分較平直,兩頭收小。總長度大約10米,寬約三米,中間有敞開的簡單船倉。深度在1米左右。船倉每三米左右用板隔開,確保一倉進水時,其他倉還能正常工作,船不會快速下沉。
按後世的標準,這東西只能叫“舟”,但我加上了一個在“船”上才有的東西——舵!
有了這東西,船在水裡的穩定性將大為增加。
為了解決防滲水的問題。我採用了兩個方案:一是在木板連線處設計了類似後世的木地板鑲嵌結構地溝槽;二是在船內層釘了一層獸皮!
這只是造船工作的第一個階段,設計出來的船還不如之前木匠們所造的“船筏”大,但在實際應用中,相信他們會發現,形體小了很多地船,載重和穩定性都不是“船筏”所能夠比擬的。
畫這圖,加上剖開的結構,花了我近一個星期時間。這還是得益於我在後世所學過的機械圖畫法訓練。否則要表達這樣一個較為複雜的結構,真得花不少時間。
一系列圖紙共5張,貼在了“太昊船開發辦”的牆上。
所有匠人按我的要求,先將圖紙看懂。儘管我在設計期間已經讓他們參與了繪圖過程,但基本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