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偃師無語。
在我回到大元城不久,貿易城傳來訊息,萊夷族動手了。
或許是懾於貿易城的防禦威力,萊夷族沒有對大元貿易城下手,卻對皋陶的外圍小部族有興趣,原先被揍的那個村長叫偃豹,立即嗅到了危險的味道,一點也不負他的名字。
他在十天內就將全族人一起移到了皋陶族大帳外,原來的村子裡,連柴也沒剩下一根。
但是在他周圍的幾個小族卻遭了殃。
大約有200人組成的劫掠隊將幾個小族一搶而光,連羊群都趕回了萊夷族所在的北方山區,陶器更是搶劫的第一物件。幸運的幾個小族還剩下幾頂帳篷,有的就只有幾根木棍了。
皋陶族內很快增加了400多“難民”——這些小族與皋陶族間顯然是一種密切型的聯盟關係,比大元族與周圍部族的關係要深,後者利益關係遠多於種族關係。
偃梁的情緒開始進入失控狀態,偃豹來時還帶了所有的牛羊,後來的部族連木棍都沒有幾根長的,有一個族到達皋陶族時,村長都已經餓了兩天。
在皋陶族周邊的這片草地上,畜牧已經覆蓋了大部分草地,除了猛獸以外,可供狩獵的物件並不太多,更何況他們被劫掠一空。
得到訊息後,沒跟偃梁商量,我直接指示元昊帶上一個100人騎兵連,對萊夷的“搶光”政策進行了“反搶光”——在偃豹他們那幾個小族周圍出動了幾次“巡邏”式的行動,其中有一次搶回了一個小族的牛羊,並將一個50人的萊夷小隊全抓到了皋陶族。
萊夷族的人顯然犯了眾怒,在偃梁的極力阻止下才沒有出人命,連偃師都沒有出面干涉。
很快,這種“兄弟”衝突式的情況就被萊夷族打破了。這個小隊放回去沒多久,20來名滿身是傷的小族戰士就逃到了皋陶族,請求偃梁去救他們的族人——100來人被萊夷族抓走了,而且這一次是一個用人頭祭祀的萊夷族分支幹的。
偃梁為難了:這一次要是答應了,那皋陶族和萊夷之間又會回到以前的廝殺狀態;不答應,那族人憑什麼還要在神鳥面前祭拜?
偃師在神鳥壁前跪了一晚,第二天出洞,讓偃梁準備好一隊20人的戰士,由他帶領,去向萊夷族要人。
偃梁不敢違拗,只好照辦,同時偃師還交待,在他回來前,不能讓大元族人再以武力幫助皋陶族,以免造成更大的衝突,偃梁答應了。
春播結束後,我帶著新訓練的100名騎兵趕到了貿易城,除了還有50名新兵在大元城訓練以外,已經有250名騎兵在貿易城集中了,戰馬也達到了300匹。
此時在貿易城的大元族人已經達到1000人左右。
如果我們大元的朋友偃梁和他的族人受到傷害,大元族是不會袖手旁觀的。
“如果皋陶族交出大元族城裡的全部陶器,並將大元族趕出萊夷族和皋陶族所在的山地和草原,我們就不會再跟皋陶為難!”
偃師帶回來的答覆讓皋陶全族譁然——這不讓皋陶和大元兩族廝殺麼?
而偃師帶回來的另一樣“新鮮”的東西則將皋陶族人推向了戰場——那個皋陶小族的村長頭蓋骨!
偃梁頭戴鳥羽冠,以族長的身份,帶著20個最大的分支小族的村長,以羊頭、牛頭和鹿頭各一個獻祭,在神鳥壁前向神鳥發誓:此仇必報!
隨後在沒有知會大元貿易城的情況下,偃梁召集所有靠北部山區萊夷族地盤的皋陶族部落向南集中,靠近皋陶族大帳所在的地區。每族所有的戰士也在半個月內趕到偃梁的大帳外,準備與萊夷開戰。
木駝在第一時間嗅到了打仗的味道,興奮得如同撒歡的小馬,卻礙於偃梁的請求:“在皋陶戰士倒下之前,請不要插手兩族的衝突!”
木駝沒有再向偃梁細問,卻在給我帶口信問詢的時候透露出了一絲絲狡猾:“是第一個皋陶戰士倒下的時候介入,還是最後一個?”
我的回覆是:“送一面墨龍旗給偃梁,幫他在大帳外樹一根旗杆,當他的大帳外升起墨龍旗,就是大元騎兵出動的時候!”
萊夷族從皋陶族人撤走小部族的情形中得到了開戰的訊號,而萊夷族在上一次戰鬥中顯然得到了利益。
萊夷族從來都不是一個採取守勢的種族!
很快,第一批萊夷族戰士在離皋陶族畜欄不到10公里的地方搭起了帳篷,卻沒有進攻的意思。
這批萊夷人不到200人,而皋陶族大帳外的戰士已經達到上千人。萊夷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