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陶器如此大規模地應用到建築上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但太昊已經有了這樣的生產能力。
姜氏的族人為感謝我的收留,極力參與太昊城的建設。
但從木駝告訴我的訊息,已經有姜族人在說,如果他們也有這樣的城,就不會被驅離故土了。
看來姜由將來也會面臨和我一樣的建設任務。
城牆的建設者們正在努力完善各城門和牆頂建築的施工,但城內早已經掀起建設住房的高潮,按現有的速度估計,在秋收以後,將有近1000族人可以從帳篷遷入磚房。
過年以前,太昊城將有3000人的容量。
在如此進度的建設面前,我開始有了一點稍微“過份”的想法。
木板和粟杆搭成的屋頂畢竟易壞,年年都得維修,而且維修工作量也不小。
到了建設“瓦房”的時候了。
第一百零一章 … 制瓦之艱
()
進入8月,試驗田旁邊的參觀者多得讓我圍起了柵攔。
經驗豐富的“大元農民”們是最早發現這裡的不尋常的一批人,而後是太昊那幫子吃飽了沒事幹的長老。
這裡的粟穗比其他地裡的體積要大上30%到50%,甚至出現了不少超出正常水平一倍的“怪胎”!
這在我的意料之中,因此在粟穗的青穗長完整之後,我反而不再經常光顧試驗田了。
偶爾我也跑到其他粟地裡,尋找有可能出現的“變異”株,以進一步提高單產。
但這段時間最主要的“發明創造”工作,卻是製作瓦。
燒製瓦的材料應該和磚是一樣的,但要求的溫度應該達到製陶的高度吧,我也沒有經驗,只能在實驗中摸索了。
泥中和入了大量的粘土,應該可以提高瓦的質量,但為保險起見,我改進了用人踩泥的工藝,改用人牽牛踩泥,以提高瓦泥的細膩程度。
首先是瓦坯的製作,這個倒難不倒我。在鄉下畢竟見過小瓦窯的工作場景,只是怕時間太久了有點記不起來。
用一截樹幹慢慢修製成一個圓臺,高度大約30厘米,上圓臺直徑約30厘米,下圓臺直徑大約35厘米,用一塊麻布包起來.放在製陶的轉盤上,將瓦泥抹在上面,一邊轉動一邊修成一厘米左方的厚度,最後用很薄的木刃均勻地切割成四塊。
但取瓦時遇到了麻煩。
我已經在用很乾的泥了,再幹就會出現抹不動的情況,但還是沒有辦法在切割後立即取下來,一取就壞掉了。
沒法子,只能將制好的瓦坯暴曬幹,兩天後,輕輕地抽動麻布將瓦取下來。
四塊裡只壞掉了一塊。
這個成績讓我很滿意,但時間卻是一個大問題。三天才做兩塊瓦,那修一間瓦房還不得等到我掛掉以後啊!
仔細分析了一下,發現泥瓦坯的強度並不太差,但和木坯、隔布粘在一起,分開比較困難。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回想了一下後世見過的做瓦過程,突然想起取瓦的過程好像不是這樣子地,中間也不是使用的實心木柱,而是空心的“瓦桶”!
對了,取瓦的時候是取中間的瓦桶。而不是直接取瓦!
但瓦桶是怎麼做的?
難道是直接做一個木桶?
那和我做的實心木柱有什麼不同?
我守著一堆瓦泥發了愁,制瓦的事業就這樣停頓了下來。
建城的工作進展順利,地裡地莊稼長勢良好,讓我心裡得到一點安慰。
但瓦的事情還是讓我耿耿於懷。
8月中旬的時候,我和風餘一起驗收了所有的糧倉,以及裡面的木鬥。糧倉分為兩處,一處在神山,一處在城外,儘管只相距20公里左右。但這麼一段距離,也讓運輸顯得很困難。
這讓我更加嚮往“牛車時代”的到來。
銅啊!——你在哪裡?
可是驗收過程中我卻有一個意外的收穫,一名廚房的工作人員在挑水做飯的時候,經過我和風餘地面前,腳下踢到一塊碎木。一跤跌倒。將木桶摔成數塊木板。
“分瓣!”
我不顧風餘的驚詫,一拉馬頭,直接衝向制磚工地。
這回我按上次做的木樁形狀,讓木匠為我做了一個分為四瓣的木桶,卻不箍緊。而是用麻布裹在外面紮緊,倒也沒有散。扔在地上打了幾個滾,也沒有分開。
這回用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