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告訴我孩子一天不打都不行。老師經常告狀,孩子上課從來不聽講,她氣得不行,就打,送到我這裡不是為學畫,是專門讓我調毛病的。孩子一開始乾脆不進教室,在外面盪來盪去,無聊得不得了,拿幾個珠子彈來彈去。我也過去跟他一起彈珠子玩,他說:你玩得沒意思,我不跟你玩。他特別討厭成人。
在我跟孩子的媽媽那次談話之後,過了一個星期,她又來找我,說李老師,我都一個星期沒打兒子了,他怎麼還沒變好?我說你堅持四個月不打孩子看看有沒有作用?你不打,四個月之後你的孩子才能出現變化,比如說,開始撒嬌、胡鬧……當出現這些症狀時才算有救。你回去,堅持不要打。
※虹※橋※書※吧※BOOK。
第36節:一、是教育,不是招數(2)
又過了一個星期,我正在做家長諮詢,看見她氣勢洶洶地上樓,一頭就往教室裡衝,我說停下停下,你幹什麼?她說誰誰誰的女兒說我兒子在教室裡不畫畫,光玩。我說你兒子以前連教室都不進,現在終於坐在教室裡了,你難道看不到這一點嗎?你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她說哎,我聽了實在氣得不行,想看看到底怎麼回事兒。我說你回去,而且,你兒子回家之後不許問他這件事。
後來,有一次家長沙龍之後,她對我說:李老師,你讓我別打兒子,我一天到晚忍著,憋得難受。我說你把你身體吃得這麼好,好像專門為了打兒子的,要是我天天這麼打早累倒了。你知道這個世界上誰能救你兒子嗎?只有你了。是由我來監督你去救他。你還是聽我的,別再打了。當時好多家長在場,都說:你就聽李老師的吧。
我說得一點都不過分,她的兒子完全麻木了,打完了還那樣,她不解恨,就用毛衣針戳。
這位媽媽看了〃賞識教育〃的書,也聽了我的講座,所有的道理都能明白,就是做不到。
即便解決了父母心理承受的問題,賞識依然很難,因為正確的賞識更需要智慧,高度的智慧,這是賞識教育的另一大難點。智慧要是不夠,就會賞識出一個問題孩子。
矇昧製造不良的後果
那時,我們也大力給家長推薦〃賞識教育〃的書。可是一年之後,卻出現了一批這樣的孩子:他們的愛好和注意力不是集中在他們正在做的事情上,而是集中在將要獲得的獎勵和讚揚上,以至於到最後如果孩子認為自己將要做的事情不能獲得讚賞,就不敢再做那件事。
其實過度的賞識也害了一批孩子。有位父親看了〃賞識教育〃的書,結果呢,他6歲的孩子開始出問題了,老師在上面講課,無論講什麼他都在下面說你講的都是狗屁,其他孩子回答問題他也說狗屁。
賞識必須成為孩子繼續往下走的道路座標,其內容要有具體所指,避免籠統的誇獎,幫助孩子發現做得好的地方,或將孩子沒有信心的地方提出來進行恰當的賞識。
比如,孩子有一天早晨掃了院子,但院子掃得並不乾淨。有幾種賞識方式,一種是〃太棒了,你真棒!〃這樣說孩子會籠統地覺得自己掃的院子和自己現在的這個模樣以及自己目前的姿勢都很棒,他不知道如果要重複獲得這種讚賞該朝哪個方向努力。如果他確定自己幹活的姿勢是被你誇獎的原因,他可能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把注意力都擺在做出一個了不起的姿勢上。由於太專注於擺那個姿勢,他的心和注意力早就偏離了做這個事情本身。所以我們發現在孩子不需要賞識的時候千萬不要去賞識他,這樣就避免了把他從本我的狀態中拉出來,否則對孩子的發展是不利的。
第二種說法是〃哇,院子掃得真乾淨!〃這樣,孩子就會認為你撒謊。如果他認可了你的這種讚揚,那他就會降低自己做這件事情的標準,以後做其他的事情和掃院子都只做到將就即可。
第三種賞識方式是〃我看到你掃了院子〃,讓孩子知道他所做的事情是被別人所接納的,而且這件事情是一件建設性的事情。孩子就會繼續再去做這件事情,在重複的實踐中,在成人恰當的指導下,他會努力地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好。
再比如,孩子寫了10個字,你說:你這6個字寫得真不錯。這樣孩子就會用6個寫得好的字與4個寫得不好的字進行比較,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如果說:呀,你今天寫得真是不錯,而不說哪幾個字不錯,孩子就會以為所有的字都寫得不錯。你要是每次都這樣說,時間一長,你的孩子就覺得自己永遠都對,覺得別人都不如自己,容不得半點批評。
而且,賞識不能不分場合、事件、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