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他各種各樣的金融機構也同樣陷入了困境。
金融體系的崩潰,以及跟它互為因果關係的經濟大蕭條,滲透到了德國所有的生活領域,自殺人數逐漸上升。1932年初,德國已有550萬家庭在最低生活水平線上掙扎的失業者,這相當於全國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僱人的單位少得可憐。苦難深重的人民要求擺脫他們的困境,千百萬失業者要求工作機會。
虹橋書吧BOOK。
第38節:第四章 大崩潰(11)
不久,經濟危機就發展成為一場國家危機。人民對魏瑪共和國政府極為不滿,強烈要求建立一個拯救德意志民族、給社會帶來安定,給人民帶來幸福的新政府。
這可給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提供了絕好的機會。他們稱經濟危機是“政府無能”的一個佐證,是政府接受凡爾賽和約和戰爭賠款及奉行“社會主義”政策的結果,是共和國和歷屆政府毀滅了德國的一切。
希特勒就是靠經濟危機起家的,在1923年他曾經發動過一次政變,但那個時候他的力量還很小,政變失敗,希特勒本人被投進了監獄。到了1929年的時候,他再一次藉助經濟危機壯大自己。希特勒一方面為國家社會主義展開更強大的宣傳,對各階層人民不斷做出符合其願望的慷慨許諾。一方面又透過納粹黨的宣傳機器,宣稱該黨不是一個階級政黨,而是“大眾黨”,並重點向中下層的中產階級發動討好攻勢,以爭取得到他們的支援。這種宣傳不能不打動處在絕望之中的德國人民,他們相信希特勒的諾言能夠兌現,因而紛紛聚集在納粹的旗幟下。1923年納粹黨人數是3萬多人,到1929年只有10萬人,六年增加了3倍。但危機發生以後,到了1932年,人數超過了100萬,3年增加了10倍。
從1930年開始,納粹黨在國會選舉中不斷獲得勝利,1932年4月10日舉行總統第二輪選舉,希特勒竟然獲得了36。8%的選票。1932年7月31日舉行國會選舉,納粹黨獲得了37。3%的選票,獲得230個議席,一躍成為國會中最大的黨派。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終於登上了總理的寶座,然後又在1933年8月1日興登堡總統去世以後成為國家元首和最高軍事統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影開始襲來,這場戰爭帶來的災難將遠遠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經濟的崩潰終於導致了整個人類近代文明體系的大崩潰。
←虹←橋←書←吧←。
第39節:第五章:誰是大崩潰的罪魁禍首?(1)
第五章:誰是大崩潰的罪魁禍首?
經濟衰退中的美聯儲
在前面中我們提到,美聯儲在1927年將再貼現利率從4%下調到了3。5%,並且大量回購政府債券,給銀行系統注入了大量的資金。這為股市泡沫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到1928年初,股市的非理性上漲讓聯儲警覺起來,他們把再貼現率一下子提高了5%這樣的水平。但是他們沒有出售手裡的政府債券來從銀行手裡回收資金。到了1929年,股市崩盤前幾周,美聯儲才又把再貼現率提高到了6%。
但即使這樣高的再貼現率也無濟於事,因為在1929年股市罪瘋狂的時候,保證金貸款的利率已經達到了12%這樣的水平,遠遠高於6%。也就是,只需要銀行不斷的從聯邦儲備銀行貸款,然後再轉手貸給利用保證金炒股的投機者,就可以穩賺6%。實際上,當時確實有很多銀行就是這麼做的。
在《偉大的博弈》這本書中,作者約翰·戈登把大蕭條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歸結於美聯儲貨幣委員會主席斯特朗的突然去世。因為斯特朗在1928年曾經說過:“美聯儲存在的意義在於為美國經濟提供保護,以抵禦貨幣利率之類的因素導致的任何災難……一旦有緊急情況發生,我們將有能力透過向市場大量注入貨幣來緩解危機。”
在戈登看來,斯特朗在1929年將再貼現率提高到6%是為了給經濟降溫。但是當股市崩盤經濟走向蕭條的時候,就不應該是降溫,而應該取暖。也就是降低再貼現率,放鬆銀根,擴大貨幣供應。
戈登認為,美聯儲純粹是一個官僚結構,裡面的官員都是政治交易的產物,他們對經濟一無所知,也無法理解斯特朗提高再貼現率的意義。因此,在斯特朗去世以後,這些官僚只能守著斯特朗制定的政策而無所作為。用戈登的原話來說:“在美國經濟在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通貨緊縮中幾乎凍斃的時候,美聯儲還在為美國經濟開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