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有記載說,君士坦丁堡陷落後,人們根據腳上的紫色戰靴辨認出他的屍體。但還有記載說,土耳其人到最後也沒有發現他的遺體。
更有一種說法很具傳說味道和浪漫主義色彩:當奧斯曼軍殺進城裡時,空中飛來一名天使,他略施法術便把皇上變成大理石製品。天使把大理石皇上藏在金門(君士坦丁堡的一座城門)地下的洞穴裡。皇上在那裡靜靜等待,等待著再次復生的時機,等待著重新奪回君士坦丁堡的那一天。
完成征服君士坦丁堡的偉大使命,穆罕默德二世得了個響亮綽號——“征服者”,這年他才二十一歲。
【徒留古城訴滄桑】
東正教幸運地得到保留,金納迪烏斯二世(Gennadius II)被指定為新任牧首。(這也是穆斯林不像天主教徒那樣敵視異教徒的最好證明)
雄偉的君士坦丁堡變成奧斯曼帝國的新首都,後改名為伊斯坦布林,它將成為土耳其人出擊歐洲的根據地。
土耳其人對聖索菲亞大教堂進行了*化改造,將之變成清真寺。穆罕默德二世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四周蓋起四座白色尖塔,以彰顯自己征服者的豐功偉績。今天,你到伊斯坦布林旅遊的話,仍會看到那四座屹立在教堂四周的尖塔,能聽到當年的隆隆炮聲也說不定。
下面請大家翻到本書第一章,看一下君士坦丁堡的註解,你能看出什麼嗎?給大家五秒鐘時間。
一、二、三、四、五,啥?沒看出來?現在土耳其的首都已經不是伊斯坦布林了,而是安卡拉,人們經常把這搞混。實際上,直到1922年,土耳其政府才把首都遷往安卡拉。伊斯坦布林作為土耳其的西部重鎮和舊都,地位依然十分重要。
【拜占庭滅亡的影響】
君士坦丁堡的淪陷震驚了整個基督教世界。
尼古拉斯五世號召立刻發動東征,奪回君士坦丁堡。當沒人對此感冒時,他決定御駕親征,而他的過早離世讓東征化作泡影。
1453年,拜占庭帝國,這個傳承羅馬文明又極具希臘特質的資深帝國,在走完中世紀的千年歷程後,終於像中國男足一樣勇敢地倒下了。(這一年也恰巧是百年戰爭結束的時間)
學者們普遍認為,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滅亡標誌著中世紀的結束、文藝復興的開始,也標誌著歐洲舊宗教秩序的結束。
自此,土耳其人阻斷了歐亞之間的陸上商路,歐洲人開始思考如何透過海路抵達東方,由此引出了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
回顧拜占庭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看出,它之所以走到滅亡的悲慘地步,其原因歸根結底還是那句老話: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不論是強盛還是衰弱,拜占庭管理層總是喜歡如入無人之境地大搞特搞窩裡鬥,你這不是找死催的嗎?這可能是地球上所有老牌帝國、文明古國的通病。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拜占庭一直處於兩線,甚至多線作戰狀態,能支援千年之久,並在馬其頓王朝時期創造出輝煌的文明,實屬不易。我們還是應該為它鼓掌喝彩。
拜占庭不僅在有生之年影響著世界歷史,死後的影響同樣深遠。
早在11、12世紀,義大利北部的城市國家就對拜占庭學者歡迎有加。14世紀末期,佛羅倫薩還曾邀請一名拜占庭學者到佛羅倫薩大學講學,以此促進文化交流。義大利人對拉丁作品和希臘語的熱情渴望正是文藝復興得以發展的重要源動力。拜占庭滅亡後,很多拜占庭人逃難到西歐,把拜占庭文明更為廣泛地傳播到西方社會,進一步促進了文藝復興。
【第三羅馬】
正如拜占庭認為自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是“第二羅馬”(Second Rome)一樣,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引起了“誰是第三羅馬(Third Rome)”的爭論。
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都自稱“第三羅馬”。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娶了個拜占庭公主(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理直氣壯地以駙馬身份要求拜占庭皇位,這個事兒很多中國人都知道。還有個事兒絕大部分中國不知道,其實穆罕默德二世後來也娶了個拜占庭公主,所以人家自稱“第三羅馬”的理由也是相當充分。
最後兩家誰都不服誰,結果乾了一仗,俄羅斯軍隊還曾一度逼近到君士坦丁堡附近。
不光奧斯曼帝國、俄羅斯聲稱自己是“第三羅馬”,就連教皇國、威尼斯等輩也過來湊熱鬧,都說自己是拜占庭的繼承者。其實,歷史上又豈止它們這麼幹過,西美昂大帝、斯特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