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 (第3/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切的地位。
在密謀集團的絕大多數軍人中間,他也同佯取得了成功。他曾經認為貝克將軍在聲望上是這些軍人的領袖,對這位前任參謀總長表示很大尊敬。但在回到柏林之後,他看到剛經過一次癌症大手術的貝克,已經失去往日的精神,顯得疲憊並且有點沮喪。在政治上,貝克完全受戈臺勒的影響,沒有什麼頭腦。在實行起義時,利用貝克在軍界的很高聲望是有好處的,甚至是必要的。但在提供和指揮所需要的部隊方面,必須找服現役的青年軍官來幫忙。
施道芬堡很快就找到了他所需要的大部分關鍵人物。
除奧爾布里希特外,這些人是:施道芬堡的上司、陸軍總司令部組織處長施蒂夫將軍,陸軍軍需總監愛德華·瓦格納將軍,最高統帥部通訊處長埃裡希·菲爾基貝爾將軍,軍械署長弗裡茨·林德曼將軍,柏林衛戍司令保
羅·馮·哈斯將軍(他可以為接管柏林提供部隊),外籍軍隊科科長馮·羅恩納男爵上校,還有他的參謀長馮·馬圖契卡伯爵上尉。
還有兩三個處於關鍵地位的將軍,其中主要的一個是弗裡茨·弗洛姆。
他是補充軍實際上的總司令。同克魯格一樣,他忽冷忽熱,不能完全算數。
密謀分子們也還沒有吸收到一個現役的陸軍元帥。馮·維茨勒本陸軍元帥是最早參加的密謀分子之一,內定為將來的武裝部隊總司令。但他現在已退為後備役,手下沒有軍隊,他們曾向現在指揮西線所有部隊的馮·倫斯德陸軍元帥進行遊說,但倫斯德拒絕背棄他效忠元首的誓言,或者說,這至少是他的藉口。才能卓越然而看風使舵的馮·曼施但因陸軍元帥也是如此。
在這個當兒——1944年初——一個十分活躍而且受人愛戴的陸軍元帥對密謀分子表示了某種接近的傾向。施道芬堡起初不知道這件事情。這個陸軍元帥就是隆美爾。他的參加反希特勒的密謀計劃,使抵抗運動的領導人感到十分驚異。他們中間多數人把這個“沙漠之狐”看作納粹分子和機會主義分子,認為他過去無恥地對希特勒獻媚、爭寵,現在只是因為看到戰爭敗局已定,才想背棄他。他們因而不同意要他。
1944年1 月,隆美爾就任西線日集團軍司令,這支部隊是用來抵禦英美渡海進攻的主力的。在法國時,他開始同兩個老朋友往還很密,一個是比利時和法國北部的軍事總督亞歷山大·馮·福肯豪森將軍,另一個是法國軍事總督卡爾·海因裡希·馮·施圖爾納格爾將軍。這兩個將軍都已經參加反希特勒的密謀集團,他們慢慢地把隆美爾也引進來。他們對隆美爾進行的工作,得到後者一個擔任文職的老朋友卡爾·施特羅林博士的協助。施特羅林是斯圖加特市長。同本書許多人物一樣,一度是一個熱心的納粹分子,但現在戰爭正走向失敗,許多德國城市,包括他自己的城市,正在盟軍轟炸下很快地成為一堆堆廢墟,他就開始另作打算。他在這條道路上又得到了戈臺勒博士的幫助。1943年8 月,戈臺勒曾勸他參加起草一個給內務部——現在由希姆萊擔任部長——的備忘錄,聯名要求停止迫害猶太人和基督教會,恢復公民權利和重新建立一個不受黨和黨衛隊一秘密警察干預的司法系統。
施特羅林透過隆美爾夫人,把這個備忘錄送給這位陸軍元帥,這個備忘錄似乎對他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1944年2 月底,他們兩個在烏爾姆附近赫林根的隆美爾家裡促膝談心。
[這位市長後來敘述道]我告訴他,東方戰線上某些高階陸軍軍官提議逮捕希特勒,強迫他在電臺上宣佈退位。隆美爾同意這個想法。
我又告訴他,他是我國最偉大、最得人心的將領,在國外比任何其他將領都更受尊敬。我說:“你是唯一能夠使德國避免發生內戰的人。你必須以你的大名來贊助這一運動。”隆美爾遲疑了一下,最後作了決定。
他對施特羅林說:“我想,出來挽救德國是我的責任。”
在這次以及所有以後同密謀分子的會見中,他都反對謀殺希特勒——不是由於道德上的理由,而是由於實際考慮。他認為,這個獨裁者如果被殺,就會成為一個烈士。他堅決主張由陸軍逮捕希特勒,把他押上德國法庭,根據他對本國人民和佔領區人民所犯的罪行加以懲治。
這時,命運又為隆美爾帶來另一個影響。這種影響來自漢斯·斯派達爾將軍。斯派達爾在1944年4 月15日擔任這位陸軍元帥的參謀長。他也是一個謀反分子,雖然與施道芬堡分屬不同的密謀集團,但兩人都是不同尋常的陸軍軍官,他不但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