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的,又有這般風度與才智,只怕也沒有別人。
“皇后娘娘的《把酒問月》以及《箜篌引》智退倭國來使的故事,早已傳遍長安,百姓們津津樂道,瀟又如何不知?今日又有這闕《青玉案》,足以與《問月》共絕唱千古。若還認不出娘娘身份,那可真就是魯鈍至極了。”暈死,原來我也早就暴露了。沒想到這古代八卦傳播的速度,竟比現代的網路效率還高。見我搖頭,孔瀟笑道:“娘娘可以親往說書棚裡聽聽,今夜說書人口中,都是娘娘的故事。”
“竟有這樣的事,早知道就該去聽一聽。”皇帝來了興致。今天一到這裡就被木瓜砸到,然後我拉著他跑,吃元宵,猜燈謎,又是他拉著我跑,那些傳統專案,還沒來得及領略。
我剜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道:“肉都快老了,夫君大人還不祝酒嗎?”
五個人邊吃邊聊,可能是李白、紀曉嵐與辛棄疾真的讓他折服,孔瀟倒也沒像對平常女子那麼忌諱。一陣陽春白雪的清談之後,晏殊放下酒杯,問道:
“孔公子此次進京,所為何事?”
“實不相瞞,瀟是為春闈應試而來。今日燈謎會的東主陶公,是瀟的舅父。我到了京城,便投在了他府上。”還真坦白得令人激賞。江南孔瀟,果然有點意思。
“春闈還未開,夫君大人倒先見到準門生了!這世上的緣分真是玄妙。”他是見才心喜,頗有些招攬的意思,孔瀟也有青雲之志,本來是兩廂情願的好事,反而因為兩人的身份不對而麻煩了。如果孔瀟沒有科考的打算,他大可以禮賢下士的詢問一番,如果相投,就大可拍拍對方肩膀,指引對方投考科舉。可是孔瀟偏偏是考生,又拆穿了他的身份,皇帝開了腔就是金口玉言,晏殊和雲逍都是朝廷重臣,少不得要裝裝樣子避嫌。在所有人中,也只有與朝堂相對較遠的我開口搭臺階最合適。眾人都附和了兩句,我再接再厲:
“說起春闈,妾身倒想起一段舊事。家父行事素來有些林下之風,對臣妾極少拘束,是以家父與家兄論政時,也允我在一旁。我那時讀了幾本書,又受了家父幾句稱讚,以為自己有些見識,便也躍躍欲試。家兄參加鄉試,我非常羨慕,也欲效法木蘭去科場見見世面,結果被家母察覺。她沒有告訴家父和家兄,只罰我每天默寫《內則》與《女誡》,直到家兄高中的訊息傳來方才解禁。雖然我也為家兄高興,可到底心氣難平。家父為哄我開心,就在家裡設了個‘科場’,讓我當考官出題目考家兄。現在想來,還真是有趣。”騙人的精髓就是真假對半,我講的開心,他們也聽得入神。皇帝大人,我已經搭好臺階了,你也往下跳啊!
“夫人年少時竟如此淘氣!”他笑著,一臉寵溺的表情。旁邊的晏殊終於將話題匯入了正軌:“在下卻想聽聽夫人給朝陽出了什麼樣的題目。”
“我說了又有什麼好處?”我故意拿喬。
“夫人還真是不肯吃虧。既然要聽夫人的題目,少不得也要向國舅學習,做一次夫人的門生。皇后門生,卻比天子門生聽起來還更氣派。”
我順勢發出提議:“夫君大人這樣的門生,妾身可不敢收。妾身倒是有個提議,不如我們也學陶先生設個擂臺。我說出題目,第一個作答的人就是擂主,其他人發問攻擂,由擂主作答。如果有問題擂主答不出,或其他人有更好的答案,此人就代替他成為擂主,眾人敬他一杯權作恭賀,擂主則自罰一杯轉為攻擂者一起提問。擂主也可利用自己的權利提問,答得出擂主問題的人成為擂主。如果再沒有問題,擂主獲勝。今日出來的匆忙,別無長物,就許獲勝者一個心願,只要於國於家於大義無妨,我必為他完成。”他們都還沒有結婚,玉佩手鐲什麼的太曖昧也不能送,只能送這個了。看在我是皇后的份上,估計他們也不能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
“如此方有趣,請夫人發問。”皇帝大人一錘定音。
我仰頭飲盡一杯梨花雪,說道:“那妾身就獻醜了,題目是論晁錯。”
既然要出題,就出個狠一點的。碧落朝現在最大的問題,應該就是這個——藩鎮!這段時間常在書房裡聽他們論政,我已經不是對時事全無瞭解的白丁了。碧落朝到了前前任皇帝手中,其實已經出現了一些末期症狀,而在這中間最厲害的便是藩鎮和黨爭。先皇在位時期一致在致力解決的也是這兩項問題,治標卻並未治本。黨爭方面,清流逐漸向皇帝集團靠攏,可是以文氏為中心的外戚的勢力卻有所增加,科考為庶族進階提供了途徑,卻始終被邊緣化。現任皇帝即位後,表面上對文氏和王氏兩大家族恩寵有加,實際上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