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
失去了重火力的掩護,開闊地就守不住了,傘兵們轉身就朝村子裡跑。
蔡智誠剛跑進自己的連部,後面的解放軍就追了上來,他往樓梯上爬,53團就用刺刀戳他屁股。傘兵的手裡不是衝鋒槍就是卡賓槍,全都是不帶刀的,貼身肉搏的時候就連燒火棍也不如,哪裡是人家三八大蓋的對手,無奈之下,只好再跑。
跑到樓上,已經無路可逃了,兩個解放軍戰士挺槍大喊:“繳槍不殺!舉手投降!”
蔡智誠急了,摘下鋼盔砸過去:“黨國文天祥,打死不投降!”
這傢伙,他要和共軍死扛。
《亮劍》裡有這麼一個情節:
“李家坡戰鬥”中,李雲龍命令獨立團一營以土工作業的方式實施攻堅——“你們營有360人,我把全團的手榴彈都調給你,每人帶上10顆手榴彈,應該是多少?唔,3600顆,部隊全部運動到坡下,誰也不準露頭,他奶奶的,小鬼子的槍法不賴,老子才不觸這個黴頭。只要掘進50米就行了,剩下的30米,就算是個娘們兒也能把手榴彈扔進環形工事,我這裡訊號彈一上天,你們全營一起扔手榴彈,每人兩分鐘之內要把10顆手榴彈扔光,嘿嘿,3600顆手榴彈可夠山崎那小子喝一壺的”……
這個辦法聽起來很提精神,但實際上卻是行不通的,因為李雲龍只記得“小鬼子的槍法不賴”,卻忘記了小鬼子也是可以甩手雷的——如果李團長真的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讓部隊這麼傻幹,最後“夠喝一壺”的多半是他自己——想一想就知道,小鬼子在山坡上守著,獨立團在山坡下挖坑,一旦進入了手雷的投擲範圍,八路軍的3600顆手榴彈根本就沒有機會扔出去。
交通壕掘進戰術,如今被有些影視片和文學作品吹得神乎其神,但其實這種戰術的使用是有條件的,它不僅要求圍攻的兵力佔絕對優勢、還要求攻擊的正面比較寬大,並且經常需要在夜幕的掩護下才能夠實施(比較典型的範例是石門戰役和錦州戰役)。而在“李家坡”這樣的攻擊面比較狹窄的山坡地帶,特別是在對方高度戒備、隨時有可能實施反擊的大白天,再生搬硬套地採取土工掘進的辦法就顯得不太明智了。
1948年7月3日夜間,華野18師53團在進攻楊橋村的戰鬥中也採用了土工掘進的戰術。
那天晚上,沒有月亮,繁星滿天,不時有幾顆照明彈竄入夜空,把陣地前沿的開闊地照得一片通亮。
傘兵搜尋營在楊橋村南門外擔任警戒防禦,通訊營則後退二十米,在整25師的那位姓王的督察官的指導下挖掘“攔阻坑”。傘兵政工處長周世鳳上校也帶著一群擔架兵跑來幫忙,這些擔架兵其實是衛生隊僱傭的挑夫,雖然穿著軍裝,卻是隻幹活不打仗的,連槍也不會用。當天下午在劉樓與共軍遭遇的時候,傘兵輜重營和衛生隊全都被消滅了,傘一團也損失慘重,反而是這幫拎著木頭棒子的傢伙一個不少地跑了出來,真是奇了怪了。
周世鳳處長抱著鋼盔親自參加刨坑修工事,一邊幹活還一邊給大家鼓勁:“共軍已經是疲憊之師,困獸猶鬥,他們想要從楊橋村突圍,沒那麼容易!邱軍長的隊伍馬上就會趕到,我們守到天亮就大功告成……”
那時候,傘兵們也弄不清外面的局勢到底是國軍包圍了解放軍、還是解放軍包圍了國軍,但大家還是對邱清泉寄予了極大的希望。很多人覺得,以傘兵與第5軍的深厚淵源,“咱們邱軍長”無論如何都會拼死相救的,但蔡志誠的心裡卻對國軍部隊之間的“血緣關係”不太放心。他想起一年前的宿遷戰役,當時戴之奇的整69師和胡璉的整11師並肩推進,戴之奇還曾經是胡璉的副手,彼此關係可謂十分親近,可是當69師被圍困的時候,近在咫尺的整11師卻沒有能夠及時救援,結果是戴之奇戰死、整69師被全殲,連帶著蔡同學的二哥蔡智仁也自殺身亡了……所以現在,雖然第三快速縱隊的軍官大多來自於第5軍,但蔡志誠也不敢指望邱清泉能夠採取什麼立竿見影的措施。
搜尋營在陣地前沿擔任警戒,透過照明彈的光亮,蔡志誠可以清楚地看見解放軍那邊的情況:兩條交通壕正一點點地向前延伸,那壕溝彎彎曲曲的,在傘兵的眼中看來就象毒蛇一樣的可怕。
(戰場上的壕溝必須是彎曲的,否則遇到對方反擊的時候一梭子就被打通了。電影電視劇裡的那種筆直的戰壕雖然比較好看,其實屬於偷工減料的做法)
這是蔡智誠第一次親眼看見解放軍的土工作業,但他在北平參加培訓班的時候就曾經聽教官講解過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