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引起了一次強烈的反響。被稱為“基督將軍”的馮玉祥控制了北京,還捎帶著把已經退位的溥儀逐出了紫禁城。於是馮玉祥便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和平統一大計,孫中山欣然同意北上。不過他一到北京就病倒了,住進了醫院。
本來北上前,黨內就有爭議,說北洋軍閥不可信,可孫中山卻力排眾議,稱“和平統一”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能放棄,於是他和慶齡攜手踏上了風塵僕僕的征程,受盡了顛簸勞頓之苦,同時精神上也屢受打擊。他在上海稍停時,上海英文報紙宣稱他是個“不受歡迎的人”;他在日本稍留時,很多人都來迎接他,但沒有一個重要的政界人物,包括很多老熟人也退避三舍;到京後,當初邀請他北上的馮玉祥也迫於其他軍閥勢力的壓迫,躲了起來……
1925年1月,協和醫院對孫中山的病情做出明確診斷:肝膿腫轉為肝癌晚期。隨後動了手術。
孫中山頑強地同病魔抗爭,精神尚好,各種慰問電函及來探視者絡繹不絕。宋慶齡日夜守護床前,明顯消瘦下來。
2個月後,孫中山病情惡化,此時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宋慶齡。他千叮嚀萬囑咐地交待:他死後要“善視孫夫人”,“弗以其夫人無產而輕視”,說著說著,舌頭硬了,話也講不清楚了。
孫中山由淚流滿面的宋慶齡託著手,在三個遺囑檔案上籤了字——這個最後的行動是因為不願宋慶齡過分傷心而被推遲了的。
3月11日下午已只能聽到孫中山說一些單詞。4點半時,他喚“親愛的”,是叫宋慶齡。孫中山關於國事的最後的話是:“和平……奮鬥……救中國。”3月12日晨,他的心臟停止跳動,享年59歲。他沒有留下萬貫家產,留下的只是未竟的事業和無可估量的精神財產,使宋慶齡終身受之不盡。
英年逝夫,當時宋慶齡還只有32歲。這對宋慶齡無疑是莫大的打擊,況且宋慶齡又是一個執著、感情專一的人。悲痛延續10多周後,她決定面對現實,繼承先生遺志,把自己“奉為”先生形象的化身,一言一行代表先生,重塑先生在國民中之形象。
知識點:馮玉祥
馮玉祥(1882—1948年)民國時期軍事家;愛國將領。馮玉祥倡導“以教治軍”,用基督教的教導來管理官兵,因為被稱為“基督將軍”。
宋慶齡名言:
我的丈夫在為建立中國幾乎付出了他的整個青春之後,他深深地感到,有一些政府官員把金錢和地位視為高於一切,放在諸如真理、名譽與自尊心之上,他們是在貶低自己的人格。
第三章 孫中山離去後的日子(1)
堅決捍衛丈夫的遺志
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上層出現了權力真空。北伐軍攻下武漢,迅即在武漢成立了國民革命政府,武漢由此成為大革命的中心。作為野心家,蔣介石當即反對在武漢建都,並在次年4月18日,於南京自立中央,成立了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相對抗。蔣介石這一叛逆行動,理所當然地遭到了國民黨內人士的強烈反對。於是,國民黨內出現了涇渭分明的兩大政治派別,並且第一次出現了“一黨兩府”。
黨內分裂,宋氏家族成員也一分為二,宋慶齡和大弟宋子文站在武漢政府一邊;宋靄齡、宋美齡和其父母小弟站在南京政府一邊,形成了對峙。政治爭執由黨內轉移到家庭爭吵。經過家人的一系列工作,最終宋子文也站在了南京政府一邊。
此時,原來堅決討蔣的武漢政府內部,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最終,在各種力量的角逐之中,武漢政府向南京政府妥協了。
一天晚上,宋子文會見二姐宋慶齡,向她轉達了希望她與南京政府合作的話。但是宋慶齡明確表示絕不與蔣介石合作,決不讓蔣介石利用自己孫夫人的地位,以達到他做合法的孫中山繼承人的目的。她表示,即使武漢國民黨都同蔣介石站到一起,她也絕不屈服!宋子文非常敬佩他的二姐,他暗示二姐暫時不要回到上海,否則將有生命危險。當宋慶齡不相信國民黨中有人敢對她這位孫夫人下手時,宋子文隱晦地表示這種危險不是來自外部,而是可能來自自己的家庭內部。宋慶齡輕蔑地一笑置之,可是她的心裡卻在流血……至此,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革命果實被蔣介石所竊取。
1927年7月14日晚,面對著武漢國民政府的投蔣,面對著蔣介石的屠刀,面對著武漢國民政府的生死存亡,面對著中山先生的教誨,面對著全國人民的呼聲……宋慶齡義憤填膺地起草了自己的莊嚴宣告——《為抗議違反孫中山的革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