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第二年,吳國和魯國在繒(今山東嶧縣境)的地方會盟,吳王要求魯國提供百牢(牛羊豬三牲俱備曰一牢)的禮獻。吳太宰嚭召見季康子,康子就請子貢前去應對,經子貢據理力爭才得免了。
孔子說:〃魯、衛兩國的政事,真是兄弟一般的情況。〃這個時候,衛君出公輒的父親蒯聵不能繼位,流亡在外,這件事諸侯屢次加以指責。而孔子的弟子很多都在衛國做官,衛君輒也想要孔子來佐理政事。子路就問孔子說:〃衛君想要老師去幫他掌理政事。老師打算先做什麼?〃孔子說:〃那我必定要先端正名分吧!〃子路說:〃有這回事嗎?老師太迂闊不切實際了!有什麼好正的?〃孔子說:〃你真是魯莽啊,仲由!要知道名分不正,說出來的話就不順當;說話不順當,政事就沒法成功;政事不成功,禮樂教化就不能推行;教化不能推行,刑法就無法適中;刑罰不適中,那老百姓就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所以君子定下的名分,一定是可以順當說出口;說出了的話,一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對他說出來的話,要做到沒有一點的苟且隨便才行。〃
又過一年,冉有為季氏率領軍隊和齊國在郎亭(在今山東魚臺縣東北)地方作戰,把齊兵打敗了。季康子對冉求說:〃你對軍事作戰的事,是學來的呢?還是天生就懂的呢?〃冉有說:〃是向孔子學的。〃季康子說:〃孔子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冉有回答說:〃想用他,要有光明正大的名分;即使向百姓公開宣佈,或明告於鬼神,都要是沒有遺憾的。如果是像我目前所到的這種情況,就是把千社(《索隱》:二十五家為社)這麼大的地方給他,我們的老師也不會接受的。〃季康子說:〃我想召請他回來,可以嗎?〃冉有回答說:〃如果真想召請他回來,就要信任他,不可讓小人阻礙他,那是可以的。〃這時衛大夫孔文子想攻打衛文公的後人太叔疾,向孔子問計。孔子推說不知道,隨即招呼備車就離開了。說道:〃鳥是選擇樹林子來棲息,樹林子哪能選擇挽留他。〃正好季康子趕走了公華、公賓、公林這幾個人,備妥了周到的禮節來迎接孔子,孔子就回到了魯國。
孔子離開魯國,一共經過了十四年的時間才又回到魯國。
魯哀公問孔子為政的道理,孔子回答說:〃為政最重要的是選任好的臣子。〃季康子也問孔子為政的道理,孔子說:〃舉用正直的人來矯治邪曲的人,這樣就能使邪曲的人也變為正直的了。〃(《論語·顏淵》篇作孔子答樊遲問知之語)季康子憂慮國內的盜賊多,孔子告訴他說:〃如果你自己能夠不貪慾,就是給予獎賞,人們也是不去偷竊的。〃然而魯國終究是不能用孔子,而孔子也不求出來做官。
第30節:第二章 孔子的一生(16)
在孔子的時代,周朝王室已經衰微,而禮樂的制度教化也廢弛了,詩書典籍零散殘缺。於是孔子探循三代以來的禮制遺規,釐定書傳的篇次,上起唐堯、虞舜之間,下到秦穆公止,依照事類秩序加以編排。他說:〃夏代的禮制,我還能講述個大概來,只是夏的後代杞國已經不足取證了;殷代的禮制,我還能講述個大概來,也只可惜殷的後代宋國已經不足取證了。要是杞、宋兩國保有足夠的文獻的話,那我就能拿來印證了。〃孔子考察了殷、夏以來禮制增損的情形後,說道:〃以後就是經過百代,那變革的情形也是可以推知的。因承襲不移的是禮的精神本體,增損改變的是禮的文采儀節。周禮是參照了夏、殷兩代而制訂的,他的內容文采是那麼樣的盛美啊!我是遵行周禮的。〃所以書傳《禮記》是出於孔子的。
孔子對魯國的大樂官說:〃音樂演奏的過程是可以知道的。剛開始的時候,要八音五聲齊全配合,接著樂音慢慢放開之後,要清濁高下和協一致,又要宮商分明節奏清爽,更要首尾貫串聲氣不斷,這樣直到整首樂曲的演奏完成。〃又說:〃我從衛國回到魯國之後,才把詩樂訂正了,使雅詩、頌詩都能配入到原來應有的樂部。〃
古代留傳下來的詩原有三千多篇,到了孔子,把重選的去掉,選取可以用來配合禮義教化的部分。所取詩篇,最早的是追述殷始祖契、周始祖后稷的詩,其次是歌頌殷、周兩代盛世的詩,再次是諷刺周幽王、厲王政治缺失的詩,而一切都要以男女夫婦的家庭倫常為起點,所以說:《關睢》這一樂章是《國風》的第一篇;《鹿鳴》是《小雅》的第一篇;《文王》是《大雅》的第一篇;《清廟》是《頌詩》的第一篇。三百零五篇詩,孔子都把它入樂歌唱,以求合乎古代《韶樂》(虞舜樂)、《武樂》(武王樂)以及朝廷雅樂、廟堂頌樂的聲情精神。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