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全替代桌上型電腦來工作了。現在大家已經可以看到許多移動工作站和移動伺服器了,它們的效能已經基本上可以同臺式伺服器和工作站相媲美了。而在許多情況下,由於膝上型電腦獨特的便攜性和易用性,可以比桌上型電腦更出色地完成任務。 。。
第一章 國象情緣(10)
正因為如此,專注於IT領域、有著多年膝上型電腦專業製造經驗的清華紫光,不僅把國際象棋當作中國IT業技術進步的試金石,也把中國IT業先進的技術成果應用到了國際象棋的發展上。
回想幾年以前,應用最新技術的大型計算機和國象國際頂級高手的較量勢均力敵;而眼下,作為移動應用核心的膝上型電腦效能有了質的飛躍,具備了很強的計算能力,也參與到了較量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膝上型電腦——“紫光之星”,更是代表了國內乃至國際最高的移動計算水平,讓人機大戰中有了中國人的聲音,發揮出令人驚喜的水準。
因此,2004年的中國首屆國際象棋人機大戰既是一場激動人心、懸念重重的智慧之戰,也是一次“體育進取精神融合科技創新成果”的藝術之旅。
第六節 紫光品牌與國象文化
這次人機大戰對國際象棋在中國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國家隊總教練葉江川表示,透過人機大戰使不會下國際象棋或者不瞭解國際象棋的朋友知道了這個專案。這樣一次活動,突破了一個區域的單純競賽,涉及到很多方面,引起了大家廣泛的興趣。“我們國家圍棋和象棋都是老祖宗發明的,國際象棋是近親,尤其象棋跟國際象棋有很多相似之處。我國棋手也在世界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在國際象棋上佔有一席之地。” 葉江川相信,透過眾多媒體積極地宣傳,已經使大家瞭解到了這個古老專案的重要意義和無限魅力。
中國棋院王汝南院長認為,國際象棋這一人類智慧的試金石,為現代科技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而現代科技又為國際象棋的普及與發展帶來新的飛躍。他表示非常希望藉助清華紫光超級膝上型電腦與我國頂級棋手的強強對話,引起人們對國象運動的更多關注和支援,為國際象棋事業在中國的發展帶來強大的推動力。他說,中國國際象棋事業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尤其是女子專案,奪取了所有獎項的世界冠軍。而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可以讓電腦幫助運動員提高競技水平,這無疑為我國國象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據王汝南院長介紹,電腦科技與國際象棋的關係非常密切,很多人工智慧的研究就是以國際象棋為起點的。而讓計算機當“陪練”在現代棋手當中更已是家常便飯。棋手只要輕點滑鼠,幾百萬盤的棋譜就立即呈現在面前。在中國國際象棋隊裡的許多隊員,在日常的訓練中也曾使用電腦作為對抗性對手,透過與電腦的對弈也使運動員在棋藝上大有進展。相信隨著膝上型電腦的普及,棋手成才的年齡會越來越小,運動壽命也會不斷延長。
“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清華紫光與國際象棋運動一直有著不解之緣。中國國際象棋運動員挑戰自我、不斷進取的精神與清華紫光追求成功、挑戰國際競爭的企業使命吻合。” 紫光對國際象棋運動的關注和投入不會是一次,更不是藉此進行所謂的商業炒作。紫光不但聘請了國際象棋特級大師諸宸作為形象大使,還發起並支援成立了“清華大學學生紫光國際象棋協會”,非常願意藉助自身的科技優勢,助中國的國際象棋健兒們一臂之力。
當時參與報道的媒體人士也認為,國際上國際象棋雖然流傳很廣,但在國內國際象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人機大戰這樣的活動無疑為推動國際象棋在國內的發展起到了非常良好的作用,很有意義。隨著國際象棋愛好者可以與電腦進行比賽,可以使其很容易地參與到這項有益的活動中去。其他一些競技專案是不可能坐在電腦前進行對抗的,只有棋類這種活動,而棋類又是一種競技性的智力活動,因此跟電腦進行棋類對抗是最合適也最有益身心的。近十幾年來國際象棋人口成倍增長,跟計算機資訊時代還是有很大的關聯。這次紫光和國際象棋的結合,相信會使國際象棋愛好者增加不少。
葉江川則有更多的希冀,希望將這種人機對抗的比賽推廣開去,“我們看到國際象棋有機會跟高科技同步發展,應該可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的效果。對國際象棋界來說能跟機器不斷搞一些比賽是非常值得慶幸的事,只不過國內最近才走出真正的第一步。我們以後會力爭將比賽做得更好一些。可以機器與機器對抗,機器與人對抗或者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