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們常說,做企業如同做人。與類似原野的企業相比,萬科與它們的區別,其實就是企業領導人之間的差別。這也許是萬科20年屢屢探險,卻能始終進退自如、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吧。
“官商”到職業經理人(5)
至於王石在自己傳記中所講述的一位“股市先生”——朱煥良,就更能為王石的職業經理人身份進行註腳了。
據王石講述,此人1991年出任萬科董事,是一位十分活躍的個人股東代表,擅長在股市翻雲覆雨,曾參與2002年中國股市第一大案“中科創業案”,一度聲名大噪。王石在回憶中說,牛煥良曾允諾三七分成,邀請他聯手炒作萬科股票,但遭拒。
而筆者認為,最近發生的一次標誌性事件更能對王石職業經理人身份做出有效註腳,即廣受關注的“萬科股票”事件。
2007年7月6日,王石妻子王江穗的代理人在低點買入46900股萬科A股,引發股市軒然大波。7月20日,遠在瑞士登山的王石在新浪部落格發表《作為萬科董事長,深表歉意》一文。隨即,引來近39萬人次閱讀,評論長達3009條。而王石自知其一言一行的分量,1400字的文章連用了六處“道歉”和“歉意”。
無論如何,王石維護自己第一“職業經理人”的誠意已然顯現。
4。 “我的志願不是當所有者”
職業經理人的轉變,使王石比富豪多了一些透明度和自由。同時,他也使自己喪失了成為暴發戶的可能性。
在如今以財富論英雄的時代,每一個企業家無疑都如同財富的代名詞,王石也不能例外。然而,“無奈的中產者”卻被輿論送給了中國地產的風雲人物王石。即使是在最近幾年,諸如以財富多少排名的“胡潤財富榜”、“福布斯財富榜”中,也很少能見到王石處於什麼位置。
在最近的一年中,當王石的同行們——如碧桂園楊惠妍、世茂集團許榮茂、復星國際郭廣昌、富力集團張力、SOHO中國張欣、中國泛海控股集團盧志強等,都被宣佈進入2007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前10位時,王石的個人財富依然被遠遠地甩在後面。這與萬科企業的如日中天反差頗大。
如此這番給了外界太多的想象空間。面對種種疑惑,王石不得不多次主動向公眾解釋,並公佈了自己的個人財產。前文已有交待,2003年前的王石個人財富約700萬元,其中他個人的年薪為60萬元。目前,雖然相應的股權激勵方案獲得了透過,王石的年薪早已增加了許多,但仍然與具有相似背景的企業家們不可同日而語。這在中國企業家中也是十分罕見的。
究其原因,本書前文提到過的王石放棄自己萬科個人股份,可算是一大因素。
僅舉一例:2007年10月31日,萬科A股幾乎漲停,股價元,市值億元。王石持股993835股,這意味著,這天他的股票市值超過3 800萬。一天之內,他的財富增加了300多萬。同年8月,《中國企業家》發表《王石該不該拿7 000萬年收入》一文,預計2007年王石的全年薪酬有望總額突破7 000萬元。該文作者預言,王石有望成為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後的第一個最富豪級的職業經理人。
然而,正是前文中所說的顧慮,王石畢竟還是放棄了自己個人股份的權利,也使他今日雖貴以“中國第一地產”掌門人,卻沒能躋身任何版本的中國富豪榜。
有必要再重複一下王石說的話:“我個人來說,因為我給自己設定的一個目標,是透過萬科的創立和發展,培養出一批適應市場運作的職業經理隊伍。我是這個隊伍中的一員。人各有所志,我的志願不是當所有者,而是管理者。中國目前缺少職業經理階層,但現在的年輕人更想當老闆,既當所有者又當管理者。我只想當後者。”這是王石後來面對眾人疑惑時所作的一個補充性解釋。
也有業內人士對王石當初的舉動給出瞭如下的一些理由:
一是外部制度環境的制約。認為管理層持股(即一度紛紛嚷嚷的MBO),在當時事關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是一個十分敏感和危險的“雷區”。再加上王石已經因為股份制改造同特發公司鬧得很僵,不授人以柄,採取保守的立場,未嘗不是王石一種自我保護的方法。
二是來自萬科內部的阻力。也就是我們在前文中所說的部分職工對股份制改造的牴觸。
三是王石個人當時並沒有意識到管理層持股對企業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