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勢,發展新型的能源技術、材料技術、生化技術、奈米技術、電腦和人工智慧等朝陽工業,並以北京、上海和香港為地區中心,發展出影響亞洲的金融貿易文化中心。
2�發展以佔據中國未來中高檔消費市場為主的消費品牌工業。以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中國從來都是世界高檔消費品潮流的領導者和生產者,以中國人在吃喝玩樂上的高尚品位,應該能夠創造出引領世界消費市場的衣食住行文化。
四十七
在具體操作上,可以由中央政府牽頭,但是具體的事務應該由地方的各級政府協調,討論如何在稅收和財政上給予支援。而中國的文化和娛樂界則需要在建立自己的文化風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從中華文明的文化體系來看,北方的漢滿蒙朝鮮文化區,可以建立以大連為視窗的時尚中心,發展出本土的文化產品。例如以滿文化為基礎的旗袍,可以在吳越文化的改進下,創造出影響全球的服裝潮流。如果以北京的亞文化和藝術家的創意,建立起以文化為核心的高檔消費品系列,不僅可以涵蓋中國的北方,還可以輻射外蒙、俄羅斯遠東的濱海地區、朝鮮、韓國和日本。
東南的吳越徽閩文化區,本身已經有很多精品,例如徽州的文房四寶的書法文化,宜興的紫砂壺和閩浙徽的精品茶葉的茶文化,蘇州的園林和盆景的園藝文化等,都可以透過上海這個經濟中心而集其大成,發展出清雅細緻的服裝、飾品、家居用品等系列。
而南方的嶺南文化圈中,香港已經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發、生產、包裝和行銷的水平。透過政府大力支援藝術家和本土文化,香港就非常有可能成為東方的一個時尚中心。
在與西方文化的對抗中產生出來的消費型民族主義,可以在發展中國本土的中高檔消費品產業中起到很大的助力。其實利用民間力量保護本土產業,在歐洲和美國從來都是家常便飯,中國人需要好好學習,而加以利用。這些年來美國民間不斷有社會團體、企業和地方政府發起抵制中國產品的風潮,而歐盟不斷地單方面破壞中歐之間的貿易協定,對中國產品設定各種各樣的配額、關稅或非關稅的壁壘。中國的消費者也應該形成一些影響團體,以非政府的形式出面,對歐洲高檔消費品進行阻擊,借這些人在損害中國人民感情上的行為,發起不同規模的抵制行動來針對這些國家的商業品牌。而且,中國要大力支援中國的消費產品生產企業搞出本土的替代品牌,搶佔自己的國內市場,而不是放任有好資質的企業去炒股賺快錢,對於一些地方政府公然把本地重要商業地段劃為只允許國外品牌入住的“高階商業‘租界’”的做法,要進行查處和懲罰。這些行動需要長期地跟進,而不是三分鐘的熱度。筆者建議中國本土的企業家應該看到這個機會,向西方國家,甚至日本和韓國學習,捐一些資金給這些非政府、非贏利的中國消費者組織,以便長期地配合跟進。筆者希望大家明白,今天的國家之間,除了合作,還存在爭鬥。商場如戰場,如何減少內鬥,一致對外,是企業界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
堂堂揹我隨餘子,微許知音一葉桐。(7)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個重要文化區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以武漢為中心,涵蓋鄂湘贛的楚文化區;以西安為中心,涵蓋陝晉豫的中原文化區;以重慶為中心,連線成都、拉薩的巴蜀羌藏文化區;以昆明為中心,包括滇黔桂的壯苗緬傣文化區;以銀川和西寧為雙核心的融合中東*文化、波斯文化和漢文化的文化區;再加上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文化區。
四十八
在這些地區裡,如何創造出足夠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解決中國龐大的就業和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的問題,是中國政府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在未來的10—15年間,中國必須從農村轉移出3億人口,使中國成為城市人口約佔70%—80%的小康社會。農村人口從目前的7億降低到4億,城市人口從目前的6億增加到9億。
如果我們從區域經濟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就會得出一個粗略的發展遠景。發展大中型城市群,建立500萬到1000萬人口的城市,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必須防止出現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印度的孟買和美國的紐約之中的貧民區。在人口分佈上,中國的地質和環境基本上合理,但是由於客觀地理資源條件的限制,西部的人口數量雖然少,但人口壓力卻很大,反倒是東部和中部的一些省份有移民的空間。
從東部沿海轉移出來的勞動密集型工業似乎應該考慮到三個區域。第一就是中國人口壓力最大的河南地區。那裡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