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說,對方堅持讓他將車開到前邊去。
我挺奇怪,問為什麼。
他說,對方認為,自己的車始終開在前邊,對我們太不公平。對方說,自己的車始終開在前邊,自己根本沒法兒開得心安理得。
而我,默默地,想到了那法國父親的兩個小女兒。她們必從父親身上受到了一種教育,那就是——某些明顯有利於自己的事,並不一定真的是天經地義之事。
隔日我們的車在路上撞著了一隻農家犬。是的,只不過是“碰”了那犬一下。只不過它叫著跑開時,一條後腿稍微有那麼一點兒瘸,稍微而已。法國青年卻將車停下了,去找養那隻犬的人家。十幾分鍾後回來,說沒找到。半小時後,我們決定在一個小鎮的快餐店吃午飯,那法國青年說他還是得開車回去找一下,說要不然的話,他心裡很彆扭。是的,他當時就是用漢語說了“心裡很彆扭”五個字。而我,出於一種瞭解的念頭,決定陪他去找。終於找到了養那條犬的一戶農家,而那條犬已經若無其事了。於是鄭重道歉,於是主動留下名片,車號,駕照號碼……
回來時,他心裡不“彆扭”了。接下來的一路,又有說有笑了。
我想,文明一定不是要刻意做給別人看的一件事情。它應該首先成為使自己愉快並且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正如那位帶著全家人旅行的父親,他不那麼做,就沒法兒“心安理得”。正如我們的翻譯,不那麼做就“心裡很彆扭”。
中國也大,人口也多,百分之###十的人口,其實還沒達到物質方面的小康生活水平。腐敗、官僚主義、失業率、日愈嚴重的貧富不均,所有負面的社會現象,決定了我們中國人的文明,只能從底線上培養起來。上一個世紀初,全世界才十六億多人口。而現在,中國人口略少於一百年前的世界人口總和而已。
所以,我們不能對於我們的同胞在文明方面有太脫離實際的要求。無論我們的動機多麼良好,我們的期待都應擱置在文明底線上。而即使在文明的底線上,我們中國人一定要改變一下自己的方面也是很多的。比如袖手圍觀溺水者的掙扎,其樂無窮,這是我們的某些同胞一向並不心裡“彆扭”的事,我們要想法子使他們以後覺得僅僅圍觀而毫無營救之念是“心裡很彆扭”的事。比如隨地吐痰,當街對罵,從前並不想到旁邊有孩子,以後人人應該想到一下的。比如中國之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公,難道是天經地義的嗎?我們聽到了太多太多堂而皇之天經地義的理論。當並不真的是天經地義的事被說成彷彿真的是天經地義的事時,上公共汽車時也就少有謙讓現象,隨地吐痰也就往往是一件大痛其快的事了。
中國不能迴避一個關於所謂文明的深層問題,那就是——文明概念在高準則的方面的林林總總的“心安理得”,怎樣抵消了人們寄託於文明底線方面的良好願望?
我們幾乎天天離不開肥皂,但肥皂反而是我們說得最少的一個詞;“文明”這個詞我們已說得太多,乃因為它還沒成為我們生活內容裡自然而然的事情。
這需要中國有許多父親,像那位法國父親一樣自然而然地體現某些言行……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中國的文化需要補課嗎?
80年代以後,“差距”二字,幾成國人口語。改革開放伊始,門戶漸敞,歐風徐入,吾往彼至,兩相比照,於是我們“猛了”地發現了自己和西方發達國家之間的區別。那區別意味著顯而易見的落後。那落後令我們汗顏。於是在驚呼“差距”的同時,油然而生自覺“補課”的迫切願望。
要補一些什麼課呢?
首先要補經濟發展模式一課;還要補上企業管理方法一課;科研水平也不能再居人下游了;教育的理念更應迎頭趕上;至於國民文明素質,那還用說嗎?哪一個國家的人不希望別國人誇自己是文明的人呢?……
一言以蔽之,中國人迫切想要補上的,差不多是完完整整的資本主義一課。對於中國人,資本主義終於不再是洪水猛獸,只不過是“一課”而已了。一批又一批形形色色出國考察的人士,所懷著的,彷彿皆是一種朝聖拜賢的心理。而歸國後所作的一場場不同屋頂下的報告,口徑卻都是空前一致的——不但存在,而且比我們自己想象得更大,也更多。“課”不但必須補,而且時不我待;膽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思想要更解放一些……
時至今日,我們確實補上了不少方面的“課”。那些“課”補得很及時,亦殊破禁忌。對於中國之崛起,助推作用不言而喻。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