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石頭就用炸藥炸,很快12軍就實現陣地坑道化了。
4月下旬,陳賡主持召開各兵團、各軍參謀長的築城會議。這次會議以後,志願軍全軍構築坑道工事的高潮在統一的要求和組織下,蓬蓬勃勃地展開了。陳賡得知15軍接防的陣地連一條坑道也沒有挖,便立即命令12軍和60軍分別抽調部隊,幫助15軍趕挖坑道工事,陳賡又請國內工業部門解決炸藥和各種挖掘工具,經過幾個月的時間,15軍陣地上挖成了完整的坑道體系。
後來的史實,證明了陳賡作為傑出軍事家的遠見卓識。是年秋天的上甘嶺戰役,15軍和12軍的陣地經受住了世界戰爭史上空前集中火力的最嚴酷的考驗。雖然此時陳賡已不在朝鮮,但是他精心領導和組織的坑道作業,為上甘嶺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他的部下三兵團的廣大指戰員也以赫赫戰功雪洗了第五次戰役失利之辱。
再說軍委這邊。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過問下,聶榮臻和粟裕把籌建軍事工程學院的工作納入總參四五月份的重點計劃。關於確定軍事工程學院院長的人選問題,經過幾番醞釀,中央最終選定了陳賡,雖然筆者尚無法找到確鑿的文字史料,但透過採訪,可以大致推斷中央的這一重要人事決定應是在5月份。中央為什麼要選定陳賡?這是因為陳賡革命資歷深、文化水平高,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有很高的馬列主義理論修養和豐富的革命鬥爭經驗;陳賡身經百戰,善於治軍,特別是他曾經主持過軍政學校,有辦學的經驗;還有重要的一點,他是我軍惟一同法軍和美軍都交過手的高階指揮員,對現代化戰爭的特點和技術裝備的重要性有深切的體會